《黄帝内经》写的什么?

《黄帝内经》相传为黄帝所作,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重点论述了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治疗原则以及针灸等内容,是集古代医术大成的一本著作。
2019-05-27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共18卷,其中9卷名《素问》,另外9卷无书名,汉晋时被称为《九卷》或《针经》,唐以后被称为《灵枢》,非一人一时之作,主要部分形成于战国时期。

《黄帝内经》注重整体观念,既强调人体本身是一整体,又强调人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它运用阴阳五行学说解释生理、病理现象,指导诊断与治疗,把阴阳的对立统一看成是宇宙间万事万物产生、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认为人体在正常情况下阴阳平衡,一旦这种平衡被破坏,就会生病,强调精神与社会因素对人体及疾病的影响,强调对疾病的预防,反对迷信鬼神。该书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标志着中国医学已发展到理论总结阶段,在中国医学上有很高地位,是中国医学发展的理论源泉,是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

《黄帝内经》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它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内容十分丰富。《素问》偏重人体生理、病理、疾病治疗原则原理以及人与自然等基本理论;《灵枢》偏重于人体解剖、脏腑经络、腧穴针灸等,二者共同点均系对有关问题的理论论述,并不涉及或基本上不涉及疾病治疗的具体方药与技术,是历代医学家论述疾病与健康的理论依据。其医学理论是建立在我国古代哲学理论基础之上的,反映了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辩证思想。这也是现代人学习研究中医,必须首先攻读《黄帝内经》的缘故,因为,若不掌握《黄帝内经》基本要旨,将对中医学各个临床科疾病的认识、诊断、治疗原则、选药处方等等,无从理解和实施。

《黄帝内经》不仅在中国医学的发展史上创造了2000多年来被医学家们不断研究、不断运用以解决医疗理论和技术的有效记录,而且被朝鲜、日本以及东南亚医学家所研究和运用,并作为指导,也有千余年的历史。同时,《黄帝内经》也早已为欧美汉学家、私人收藏家、国家图书馆所广泛收藏,并且被部分节译或全译为英、法、德等文本出版,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2019-02-01
mcxzy 阅读 16 次 更新于 2025-04-12 12:13:2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黄帝内经》主要写了以下内容:综合性的医学理论: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等,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的“整体医学模式”。人体生理病理:详细阐述了人体的生理结构、病理变化以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 《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另据现代学者考证,认为今本中的黄老道家痕迹是隋唐时期的道...

  • 《黄帝内经》分为两部分:灵枢和苏文。它是中国最早的医学经典,是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学书籍。他以黄老的学说为基础,创立了阴阳五行、脉象、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养生、运气等学说。市面上有这些版本:《黄帝内经》、《黄帝内经二版》、《灵枢经二...

  • 《黄帝内经》是一部关于天地宇宙与生命现象的综合性医学巨著。以下是其主要内容的几个方面:生理学:探讨了人体的生理结构、功能以及生命活动的规律。病理学:分析了疾病产生的原因、病理变化以及疾病的发展过程。诊断学:介绍了中医的诊断方法,如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治疗原则:阐述了中医的治疗原则...

  • 、《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和《黄帝内经》。列在《医经》中。所谓“医学经典”,就是阐明医学理论的著作,如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预防等。因为它的重要性,它被称为“北京”。古人把有一定规律的、必须学习的重要书籍称为“经”,如儒家的六经、老子的道德经、朴素的三字经等。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