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说的肝,内经怎么阐述

这几年,很多患者朋友身边亲属犯了肝癌离开。中医里,只要病邪侵入五脏,基本无论中西医,处理起来都比较棘手。《黄帝内经》如何阐述肝的呢?左传摘录《黄帝内经》关于阐述肝的描述和论述。

1.男子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葵竭,精少,肾气衰,形体皆极。《上古天真论》

2.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四气调神大论》

3.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生气通天论》

4.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四时之气,更伤五脏。是故 味过于酸,肝气以津 ,脾气乃绝。《生气通天论》

5.东风生于春, 病在肝,俞在颈项 …故春气者,病在头…故春善病鼽衄…藏于精者,春不病温。 《金匮真言论》

6.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其数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金匮真言论》

7.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阴阳印象大论》

8.凡持真脉之脏脉者,肝至悬绝急,十八日死。《阴阳别论》

9.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灵兰秘典》

10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已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 《六节藏象论》

11. 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其主肺也…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

胝(刍)而唇揭。《五脏生成篇》

12.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虚则目开开(**)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取其经,厥阴与少阳,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颊肿,取血者。《素问.脏气法时论》

13.肝有邪,其气流于两腋2022-07-04
mcxzy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5-04-19 06:32:5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9.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灵兰秘典》10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已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 《六节藏象论》11. 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其主肺也…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 ...

  • 《黄帝内经》中提到,人体五脏对应五种组织,肝主管筋,肾主管骨,脾主管肌肉,心主管血脉,肺主管皮毛。这种理论精妙绝伦,涵盖了人体各部位的健康状态。当人体出现筋的问题时,治疗应首先考虑肝脏。肝脏是产生和储存血液的地方,肝血充足,筋膜才能保持其弹性和强度。反之,肝血不足,则可能导致筋膜松弛...

  • 1. 《黄帝内经》中将肝比喻为“将军之官”,这一比喻突出了肝的刚强急躁特性,与将军的性格相似。2. 肝在中医理论中负责藏血,其健康状况可通过观察指甲和眼睛来判断。指甲薄弱、颜色苍白可能表明肝血不足,而眼睛干涩、易流泪则可能是肝阴血不足的信号。3. 肝木系统功能异常可能导致口苦、头晕目眩、...

  • 肝生于左,肺藏于右,这一理论源于《黄帝内经》,在中医临证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肝升肺降的生理作用对维持机体气机升降至关重要。肝主疏泄,肺主宣肃,两者相互协调,确保气机顺畅,生机勃勃。肝位于东方,主升发之气,而肺位于西方,主收杀之气。肝肺升降失常,可能导致气机逆乱,引发多种病理变化。

  • 肝经相当于中空洞,是 头顶巅顶位置,肝血虚。胸满气溺。另外肝木克土,肝不好胃就不好,那么生气的时候,建议大家先别吃东西,否则伤胃。应该用手推肝经,推下去在吃食物,避免伤及脾胃。想生气发怒的时候,教给大家两个办法:1.我们先要拉筋,舒展开肝疏肝。2.在膻中位置按摩身体。以上说了许多...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