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真言论》: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2016-08-25
白天为阳,夜晚为阴。2016-08-17
《金匮真言论》: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白天为阳,夜晚为阴。
人体内的阴阳变化,与一天的阴阳变化相对应。满月时,海水西盛。人气血积于身,肌肉皮肤充实细致,即使遇到风邪病邪,其侵入体内也不会很深。如果月缺廓空,则海水东盛,人体气血空虚,遇到病邪,便会入侵很深,发病也突然凶猛。《黄帝内经》运用五行学说,阐述了不同时间对不同疾病的不同影响及其特殊...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离合篇第六的原文欣赏如下:黄帝问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岐伯对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
1、原文: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译文:邪气的产生,可能源于阴阳之精气,从皮肤或孔窍侵入人体而引发疾病。那些从阳邪得病的人,是因为受到了风、雨、寒、暑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而从阴邪得病的人,则是因为饮食不当、...
《黄帝内经》认为,阴阳是宇宙的根本规律,是所有事物产生、运动和变化的源泉。宇宙中的所有事物都是在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下产生的,存在着阴阳对立统一的矛盾。《黄帝内经》提到:“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它将天地、日月、水火、气味分为阴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