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之养生之“法”

《黄帝内经》的养生之法指的是什么法呢?

      《内径开篇》就让我们法于阴阳,他这里讲的法于阴阳。是告诉我们,如何在生活当中养生。我们白天忙碌,晚上就要好好休息,早点休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要跟着天地运转的规律生活。如果该睡觉的时候不睡觉,该起床的时候不起床,那就是逆行阴阳了。所以《内径》阴阳应像大论篇告诉我们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阴阳复根,相互转化。

        工作过程中也要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庄子曰;“不以利累形,不以养伤身”。

        饮食也要法于阴阳,要做到饮食有节,饮食有节,一个是饮有节,食也有节,不要暴饮暴食,更不要有一餐没一餐,

        另外一个是节气,吃应季的蔬菜水果,咸淡合适,冷热相宜,荤素搭配,

        穿衣服也是要顺应四季,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起居有常,是“起”有常,“居”也有常,简单讲就是该睡觉的时候睡觉,该起床的时候要起床,该吃饭的时候就吃饭,该上厕所的时候一定去厕所。一定是按着天地运行的规律来生活,才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居住的地方不要老是换来换去,我们中国人安土重迁,有谁见过一个整天天南地北东奔西跑,三天两头搬家的人健康长寿的呢?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体力,自然不会健康长寿了。

        对于养生之“法”《黄帝内经》有具体的方法,首先告诉了我们不生病的方法,也就是开篇讲的做人要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预防为主的方法。

其次还告诉了我们生病以后的调养(治疗)方法。也就是不幸为了名利,为了生活奔波劳累过度生了病了,是有方法调养,治疗好的。

这些方法归纳起来,就是,导引术(道家的呼吸吐纳,养生导引,伸筋拔骨等),按跷(点穴,按摩,正骨等),一砭(刮痧,拔罐),二灸(艾灸),三针(扎针),四汤药(中草药)。

另外即使是我们锻炼身体的话也是要法于阴阳的,这里的法于阴阳指得就是要动静结合。养练结合。内外结合。刚柔相济。快慢相兼。这样才叫作法于阴阳。当然这里指的是方法里面具体的技术了,也就是道,理,法,术,器里面的术了。

真源子~悟修

戊戍狗年腊月二十五2022-07-10
mcxzy 阅读 15 次 更新于 2025-04-04 20:19:4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饮食养生法:《黄帝内经》强调,饮食的合理性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建议按照季节变化选择食物,顺应自然规律,并根据个人体质差异,调和阴阳五行。应适量食用营养丰富且易于消化的食物,避免过于油腻和辛辣,保持饮食平衡。2. 情志养生法:该经典指出,情志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影响。保持愉快的心情和平和的心态...

  • 呼吸养生法强调“三分治七分养”,即养生比医疗更为重要,主张通过自我修炼来保持健康。第一章介绍了闭气攻病的呼吸法,这一方法源自《黄帝内经》对阴阳血气以及左右阴阳道路的论述。通过调整左右阴阳的气流,可以排出体内的杂质,吸入新鲜的空气,从而达到调理身体和预防疾病的效果。第二章讨论了腹部脂肪与...

  • 《黄帝内经》中详细介绍了多种养生方法,尤其是在第五章关于四时养生的部分。春季养生注重养心,认为乐曲可以滋养心灵,正如二月的春风一样细腻柔和,能够激发人们的精神活力。春季养生不仅要注重精神层面的调养,还要注重身体活动。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适合进行户外活动...

  • 一、《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智慧 《黄帝内经》是中医的经典之作,其养生观念简单而深刻,强调养生首先要养心。书中提到,养生方法应顺应自然,保持心态的平和。养生不仅仅是饮食的调节,更是精神层面的平衡。正确的养生方式应该是“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并强调“恬淡虚无,真气从...

  • (1)养生之道与健康长寿 影响健康长寿的因素众多,包括先天遗传、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及科技发展、医疗水平、营养状况、个人职业等。然而,《黄帝内经》指出,能否遵循养生之道是决定健康长寿的关键。《内经》将预防为主的“治未病”思想提升到战略高度,强调正确的养生之道对于抗衰老至关重要。疾病是健康...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