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养生 夏长

顺夏长 无厌日 使志无怒

节令:立夏  小满(北方麦子颗粒满时) 芒种(小麦熟了,玉米可播种了) 夏至  小暑    大暑

自然之象: 此乃蕃秀  【蕃乃茂盛  秀乃秀丽华美】

养生之道:1.夜卧早起 无厌于日(比春天晚点睡,因为夜更晚了)

              2.使志无怒

              3.若所爱在外(鼓励多户外运动)

注意: 1.汗液通畅

            阳加于阴谓之汗(夏季出汗是阳盛表现)

                可调节体温、排出体内有毒物质(重金属等)、维持体表弱酸性(皮肤弱酸环境可抑制表面细菌预防皮肤病)、                           

                促进消化

            2.防止上火(饮食以清淡为主    淡利湿 此利为排出之意)自己找夏季当季清淡时蔬

            3.不可贪凉(少吹空调「最低26度」  不吃冷饮 不洗冷水浴 ,宜温水浴)

            4.冬病夏治(夏季阳盛,养好阳可备冬季阳虚)此条下次补充说明2022-07-29
mcxzy 阅读 14 次 更新于 2025-04-04 20:19:4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夏属火而主长,阳气畅茂,万物繁盛。心属火,旺于夏,此阶段宜养心,可以夜卧早起,别厌恶白天长,要多动,少生气发怒,神气外展,对周围事物产生浓厚兴趣。夏季不注意养长,容易伤心,秋天易生疟疾。本文出自《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1]蕃秀:繁茂秀美。[2]无厌于日:不要讨厌天长。白天...

  • 黄帝内经四时养生正确的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年之中,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黄帝内经》中给出了四季的养生原则。只有顺应自然物候的更替和变化,才能真正做到合理养生、益寿延年。冬季养生要领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

  • 1. 黄帝内经中提出的四时养生原则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一原则与自然界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四季变化相呼应。2. 中医理论指导下的四时饮食调养应遵循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基本法则。3. 春季饮食宜减酸增甘,选择辛温之品,饮食应清淡可口,避免酸涩和油腻生冷食物,适量增加黄色和绿色蔬菜的...

  • 夏季炎热,阳气最盛,人体五脏中的心与夏相应。心阴不足容易导致心火上升、肺胃积热。因此,夏季应晚睡早起,以顺应阳气之盛。秋天,是万物容盛收成的季节,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是“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此时,人体的肺与秋对应,易导致肺虚。根据《黄帝内经》的教导,“秋冬养阴”,因为秋冬阳气...

  • 《黄帝内经》关于养生的第一个原则是:“顺四时而适寒暑。”人只有顺应四季的变化,才有利身体健康。一年四季的特点:“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中医讲究天人合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应当早睡早起。中医认为“子时觉”特别养人。子时:23时~1时。所以,应当在晚上11时...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