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取穴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艾灸取穴位的方法。一般可分为骨度分寸法、体表标志法、指寸法和经验取穴法等。这里主要介绍体表标志法、指寸法和经验取穴法。  1、体表标志法。  以体表某些标志如五官、毛发、指甲、乳头、肚脐或关节、肌肉等活动时产生的孔隙,凹陷等来作为依据,去找所要取的穴位,这样的取穴方法就是体表标志法。通常比较多用此法取的穴位,如印堂,即两眉中间;膻中,即两乳头水平连线中点等。  2、指寸法。  指寸法是在骨度分寸和体表标志法的基础上,以施术者本人或被施术人的手指作测量标准来找穴位的一种方法,比较多用的有拇指同身寸法,即以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1寸,还有横指同身寸法,即以示指、中指、环指、小指四指相并,以中指第M节为准,量取四横指为3寸。  3、经验法。  经验法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取穴法,此法简便易行,如直立垂手,中指指端即为风市穴,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在食指指端即为列缺穴等等。2013-12-10
取穴位的方法我们最常用的是体表标志法、指寸法和经验取穴法等。我在“当自己的家庭医生”系列里面给大家分享如何取穴时就主要用的时指寸法。因为这种方法简单易懂,即使是患者自己不懂中医方面的术语,也可以据此正确的取穴,今天再和大家分享一下这几种取穴的方法。
1.身体取穴法:以体表某些标志如五官、毛发、指甲、乳头、肚脐或关节、肌肉等活动时产生的孔隙,凹陷等来作为依据,去找所要取的穴位,这样的取穴方法就是用身体取穴法。通常比较多用此法取的穴位,如印堂,即两眉中间;膻中,即两乳头水平连线中点等。
2.指寸法:指寸法是在身体取穴法的基础上,以患者本人或被施灸人的手指作测量标准来找穴位的一种方法,正常人的手指与身体其它部分有着一定的比例关系,人长指长,人短指短。所以量取穴位即以本人自己手指某一段的长度或宽为标准单位,称为“同身寸”。对于儿童和高矮差别较大者,则应依比例适当增减。有如下几种:
(1)中指屈曲时,中节侧缘两横纹头间的距离相当“一寸”。此法见宋代《太平圣惠方》,后人称之为“中指中身寸”。唐代的著作《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则以中指末节的长度为一寸。(2)大拇指末节的横度相当“一寸”。此法见《千金要方》。(3)食指伸直,中末两节的长度相“二寸”。(4)食、中两指并合的横度(二横指)相当“一寸半”。(5)食指至小指四指并合的横度(四横指)相当“三寸”。
3.经验法:经验法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取穴法,此法简便易行,如直立垂手,中指指端即为风市穴,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在食指指端即为列缺穴等等。
2020-07-28
mcxzy 阅读 26 次 更新于 2025-04-05 10:38:2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艾灸治疗妇科疾病具有显著效果,尽管不同病症选择的穴位各不相同,但关元、子宫、归来、八髎穴、三阴交这五个穴位是必灸的。接下来将介绍这五个穴位的具体取穴方法及主要作用。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的位置,主治中风脱症、肾虚气喘、遗精、阳痿、疝气、遗尿、淋浊、尿频、尿闭、尿血、月经不调、痛经、经闭...

  • 隔姜灸法取穴包括阳池、三焦俞、地机、命门、三阴交、大椎等穴位,每次选主穴及配穴各1个,用隔姜灸法,艾炷高1厘米,炷底直径0.8厘米,鲜姜片厚2毫米,灸5~6壮,每日1次,30次为一疗程。悬灸法取穴包括足三里、中极、关元、天枢、丰隆、太溪、脾俞等穴位,每次选择主穴和配穴各2个以上,每...

  • 艾灸取穴:患者取俯卧位或坐位,取百会穴,凤池穴,太阳穴,合谷穴,列缺穴施灸。艾灸功效:疏风散寒,通络止痛。2、痰浊头痛艾灸主要症状:头痛昏蒙,胸脘满闷,呕吐痰涎,苔白腻。艾灸取穴:患者俯卧位或坐位,取百会穴,风池穴,脾俞穴,胃俞穴,然后取仰卧位,取印堂,中脘穴,内关穴,丰隆穴...

  • 横指同身寸:即被施灸者将除大拇指外的其他四指并拢,横经中指近掌指关节横纹四指宽度测量为3寸,这种方法适用于上下肢、下腹部的直寸和背部的横寸。拇指同身寸法:即以被施灸者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1寸,适用于四肢部的直寸取穴。中指同身寸:指以患者的中部中节屈曲时内侧两端横纹头之间作为1...

  • 不论何种灸法与针法,都离不开选穴,而选穴的方法不外是以就近与远道为主,故根据这一共同基础,用以说明各种针灸方法所具备的基本功效与治疗规律。 (一)就近(局部)取穴的效果 由艾灸或针刺直接作用于患部,古人称为阿是穴或天应穴,如在患处附近或离患处不远之处取穴,今人称之为就近取穴,两者的作用机制,都是...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