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导引名词解释

金匮要略导名词解释为自摩自捏,伸缩手足,除劳去烦。
1、《金匮要略》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兼有部分外科妇产科等病证。《金匮要略》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著,是仲景创造辩证理论的代表作。古今医家对此书推崇备至,称之为方书之祖,医方之经、治疗杂病的典范。书名“金匮”,言其重要和珍贵之意,“要略”,言其简明扼要之意,表明本书内容精要,价值珍贵,应当慎重保藏和应用。

2、《金匮要略》总结了东汉以前的丰富诊疗经验,当时对多种疾病的病因认识,已明确地归纳为三大类,并将体虚感受外邪、从经络传入脏腑(所谓“内所因”)列于发病的首位。重视四诊合参,以脏腑经络为辨证重点,结合营卫气血、阴阳五行等理论。在论治方面,重视预防和早期治疗,所谓“上工治未病”。强调在治病时必须照顾整体,调整脏腑功能。

3、《金匮要略》共收集方剂262首,方剂的特点和《伤寒论》方一样,所收载的大部分方剂,确有较高的疗效,如大柴胡汤、泻心汤、大建中汤、防己黄芪汤、鳖甲煎丸、半夏厚朴汤、厚朴七物汤、茵陈五苓散、甘麦大枣、酸枣仁汤、麦门冬汤、黄土汤、枳术汤、桂枝茯苓丸、温经汤、胶艾汤、大黄牡丹汤、白头翁汤、苓桂术甘汤、十枣汤等方,均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2023-02-14
mcxzy 阅读 24 次 更新于 2025-04-20 14:33:5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金匮要略导名词解释为自摩自捏,伸缩手足,除劳去烦。1、《金匮要略》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兼有部分外科妇产科等病证。《金匮要略》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著,是仲景创造辩证理论的代表作。古今医家对此书推崇备至,称之为方书之祖,医方之经、治疗杂病的典范。书名“金匮”,言...

  • 东汉名医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强调以“导引、吐纳、针灸、膏摩”治疗四肢“重滞”症。在保留了华佗的一些佚文《中藏经》中也指出:“导引可逐客邪于关节”;“宜导引而不导引,则使人邪侵关节,固结难通”。汉代医家对导引疗病的认识逐步加深,使用导引疗法的范围也愈益扩大。

  • 东汉名医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强调了以导引、吐纳、针灸、膏摩治疗四肢“重滞”症的重要性。在气功练功过程中,通过使自身气运行,来达到祛除病邪的目的,这种气被称为“真气”。对于疾病而言,真气就是祛除病邪的正气。气功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政府正式确定的名称,在古代有多种称呼,如养生、导引、吐...

  • 东汉名医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强调了“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在治疗四肢“重滞”症中的重要性。在《中藏经》中,华佗的一些佚文同样提及,“导引”能够驱逐关节中的“客邪”。若不使用导引,则可能导致邪气侵入关节,造成关节固结,难以疏通。随着汉代医家对导引疗病认识的深入,导引疗法的应用范...

  • 它通过意念引导身体动作,配合呼吸,上下调动体内气息,类似于现代的气功或体育疗法。《内经》中提到,导引术适用于治疗“痿、厥、寒、热”和“息积”等病症,并可配合按摩(按乔)进行。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推荐使用导引、吐纳、针灸和膏摩治疗四肢“重滞”症。内丹功则是道家修炼体系中的一种...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