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湖脉学的介绍

脉学在中医学中是极受重视的。自晋代王叔和著《脉经》后,五代高阳生著成《脉诀》,以其通俗易懂、便于记诵而广为传播,但因其中谬误也不少。李时珍继承了正统的脉学,博采历代各家之长,对经义大加发挥,如他指出,切脉独取寸口,是以此候五脏之气,而不是切按五脏六腑经脉之体,阐发透辟。他在《脉经》24脉的基础上,又增述了3种脉,使中医脉象增至27种,即浮、沉、迟、数、滑、涩、虚、实、长、短、洪、微、紧、缓、芤、弦、革、牢、濡、弱、散、细、伏、动、促、结、代。他用朗朗上口、易于记诵的七言诗句写成“体状诗”,对每一种脉象做了形象的描述,如说浮脉“浮脉唯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三秋得命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短短四句把浮脉的脉位、脉象、临床意义表述得很清晰。他还用“相类诗”、“主病诗”,把同一类的各种脉加以归纳,对其在诊断病证方面的意图加以阐发。这就是《濒湖脉学》的全部内容,虽然篇幅不多,但在中医脉学发展史上却有重要地位,已经成为学习脉学的必读著作。

2016-05-14
2019-11-13
2019-11-14
mcxzy 阅读 13 次 更新于 2025-04-05 01:13:5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濒湖脉学》分为两大部分,前一部分论述了浮、沉、迟、数、滑、涩、虚、实、长、短、洪、微、紧、缓、芤、弦、革、牢、濡、弱、散、细、伏、动、促、结、代,共27种脉象;后一部分系李时珍之父李言闻根据崔嘉彦《四言脉诀》删补而成的《四言举要》,比较全面的介绍了脉学。《濒湖脉学...

  • 《濒湖脉学(白话解)》作者李时珍,字东璧,晚号“濒湖老人”。其代表作有《本草纲目》、《奇经八脉考》等。《濒湖脉学》为李时珍晚年所著,以号命书,是为“濒湖脉学”。《濒湖脉学》撷取明以前脉学之精华,载有二十七种脉,书中对于其中同类异脉的鉴别要点及脉象主病,均编成歌诀,便于记...

  • 《濒湖脉学》是中医脉学专著中的一部名著。为明代著名医家李时珍所撰。由27脉和四言举要两部分组成。用歌诀形式,依照体状诗、相类诗、主病诗的次序,具体表述27种病脉的形状、部位、频率、节律特征变化及其与病证的矣系。指出了相似脉的鉴别方法。说理明白,分析透彻,集明以前脉学研究之大成。全书...

  • 1.介绍 濒湖脉学,脉学著作,1卷。明·李时珍撰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李时珍晚号濒湖老人,此书撰于晚年,故名。全书用歌赋体形式,分《七言诀》和《四言诀》两部分,《七言诀》论述浮、沉、迟、数、滑、涩、虚、实等27脉形状、主病及相似脉鉴别。四言诀系李时珍父亲李言闻根据宋·崔嘉...

  • 相比之下,濒湖脉学则属于现代中医学的范畴,由近代的中医学家濒湖创立。它注重脉搏的细微变化以及脉象的特殊表现,提出了独特的脉诊理论,为中医临床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尽管两者各有千秋,但无论是脉经还是濒湖脉学,在中医脉诊领域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综合来看,脉经侧重于传统脉诊方法的系统性...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