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话题讨论。解读金匮要略知识,想了解学习金匮要略,请参与金匮要略话题讨论。
金匮要略话题已于 2025-04-19 19:11:51 更新
- 金匮要略
- 《金匮要略》主要论述的是什么?
- 金匮要略方论和金匮要略的区别
- 金匮要略是什么意思
- 金匮要略哪个版本好
- 金匮要略分温再服是什么意思
- 《金匮要略》为何被称作“金匮要略”?
- 金匮玉函经与金匮要略的区别
- 金匮要略是什么?
- 金匮要略的简介是什么?
- 金匮是什么?
《金匮要略》,古传本之一名《金匮玉函要略方》,北宋改名为《金匮要略方论》,简称《金匮要略》。全书共3卷,25篇,262方。本书主要论述内、外、妇等科杂病,而以内科杂病为主。他提出:“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
《金匮要略方论》和《金匮要略》是两本不同的医学著作,它们的主要区别如下:1、书名不同:《金匮要略方论》是明代医家李时中所著的一部医学著作,主要介绍了《金匮要略》的方论,即方剂的理论和应用;而《金匮要略》则是东汉时期张仲景所著的一部医学经典,主要记载了张仲景的临床经验和治疗方法。2...
是夸人医术高明的意思。《金匮要略》是我国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杂病诊治的专书,原名《金匮要略方论》。“金匮”是存放古代帝王圣训和实录的地方,意指本书内容之珍贵。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共25篇,载疾病60余种,收方剂262首。所述...
推荐版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金匮要略》。以下是 1.推荐版本特色: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金匮要略》经过严格的校对和整理,内容准确,注释详尽,是学习《金匮要略》的权威版本。这个版本不仅包含了原文、注释、译文,还有丰富的案例分析,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书中的知识。2.内容全面性分析:此...
金匮要略分温再服的意思是:用温性、热性药物,振奋人体阳气,驱除寒邪以治疗寒证的治疗方法。在煎中药时,先煎好一服药,然后将其分成几次服用。在接下来的服用时间,可以将药物加热后再继续服用。这通常指的是早上、中午和晚上各服用一次。《金匮要略》是东汉张仲景撰写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著,以内科...
《金匮要略》,原名《金匮要略方论》,与张仲景的另一著作《伤寒论》合称为《伤寒杂病论》。关于《伤寒论》的内容,已在《图解伤寒论》中详尽阐述,故在此不再赘述。"金匮"之含义 “金匮”一词源于古人的习俗,象征珍贵之物的妥善保管。因此,"金匮要略"寓意这部著作的珍贵且内容精要。在东汉末年...
1、编撰年代不同:《金匮玉函》是在唐朝中期的玄宗天宝年间(742-756)编撰完成的,而《金匮要略》是在南北朝时期(420-589)的梁武帝时期编纂的。2、著作性质不同:《金匮玉函》是一部医书总集,共卷六十,包含分类详细、内容丰富的疾病证候及治疗方案;而《金匮要略》则是一部初级医学教材,只有三十卷,...
金匮(guì)要略 简介:东汉张仲景著述的《金匮要略》是古代汉族医学经典著作之一,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中医专著。撰于3世纪初。作者原撰《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中的“杂病”部分。经晋王叔和整理后,其古传本之一名《金匮玉函要略方》,共3卷上卷为辨伤寒,中卷则论杂病,下卷记在药方。后...
简介:东汉张仲景著述的《金匮要略》是古代汉族医学经典著作之一,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中医专著。撰于3世纪初。作者原撰《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中的“杂病”部分。经晋王叔和整理后,其古传本之一名《金匮玉函要略方》,共3卷上卷为辨伤寒,中卷则论杂病,下卷记在药方。后北宋校正医书局林亿...
金匮(guì)要略 简介:东汉张仲景著述的《金匮要略》是古代汉族医学经典著作之一,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中医专著。撰于3世纪初。作者原撰《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中的“杂病”部分。经晋王叔和整理后,其古传本之一名《金匮玉函要略方》,共3卷上卷为辨伤寒,中卷则论杂病,下卷记在药方。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