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焦辩证法谁是提出的

清代吴瑭最早确立“三焦辨证法”,我国清代医学家吴瑭提出了‘三焦辩证法’,他将人体‘横向’地分为上、中、下三焦。上焦以心肺为主,中焦以脾胃为主,下焦包括肝、肾、大小肠及膀胱。根据这一理念,治疗上有所不同,即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降不安;治下焦如沤,非重不沉。因此,防治肺部疾病应适当用些轻清之品。”2015-01-10
mcxzy 阅读 135 次 更新于 2025-04-03 15:47:0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清代吴瑭最早确立“三焦辨证法”,我国清代医学家吴瑭提出了‘三焦辩证法’,他将人体‘横向’地分为上、中、下三焦。上焦以心肺为主,中焦以脾胃为主,下焦包括肝、肾、大小肠及膀胱。根据这一理念,治疗上有所不同,即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降不安;治下焦如沤,非重不沉。因此...

  • 在中医辨证体系中,三焦辨证占有重要地位,起源于清代医家吴鞠通的理论。这一辨证方法源于对《内经》中关于三焦功能区域的理解,将人体躯干的脏器划分为三个主要部分:上焦,从咽喉至胸隔,包括呼吸道和心脏;中焦,涵盖了胃和腹部,负责消化与营养的吸收;下焦,则包括下腹部和生殖系统,对应膀胱、肾等器官...

  • 清代医学家吴鞠通创立了以三焦理论为核心的温病辨证方法,即上焦、中焦、下焦的辩证分析。以下是这三焦病理变化和治疗原则的概述:上焦病证:温病起于口鼻,首先影响肺卫,可能顺传入中焦或逆传入心包。上焦病症状包括发热、微恶风寒、自汗、咳嗽、午后热甚、脉浮数或两寸独大。治疗上,采用辛凉解表,常用...

  • 为清代吴鞠通所创立。侧重于对湿热病证的辨证。①上焦病证。温病由口鼻而入,鼻通于肺,故温病开始即出现肺卫受邪的症状。温邪犯肺以后,有两种传变趋向:一为顺传,病邪由上焦传入中焦,出现脾胃经的证候;另一种为逆传,从肺卫传入心包,出现邪陷心包的证候(见热入心包证)。上焦病证的临床表现...

  • 吴鞠通有感于当时医生墨守伤寒治法不知变通,撰写《温病条辨》七卷,提出温病的三焦辨证学说,对温病学说贡献很大,是继叶天士、薛雪之后的温病学派重要代表人物。吴鞠通的《温病条辨》,是温病学的一座里程碑,不朽的中医著作。全书分七卷,以条文和注解相结合的方式对温病加以阐述,首卷“原病篇”摘引《内经》有关温病的...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