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 脉象的鉴别 类比法

类比法

  二十八种病脉中,有些很相似,容易混淆不清,必须加以鉴别。历代医家对脉象的鉴别有丰富的经验,如王叔和已指出了一些相类脉象,李时珍则编了较详细的脉歌,徐灵胎更具体说明了脉象鉴别的方法,即用近似脉象相比的 类比法(还有用相反脉象对比的对举法),这是鉴别相似脉的好方法。现将一些相似脉鉴别如下:

  浮脉与虚、芤、散脉:四者相类似,其脉位均表浅,但不同的是浮脉举之泛泛有余,重按稍减而不空,脉形不大不小;虚脉形大无力,重按空虚;芤脉浮大 无力,中间独空,如按葱管;散脉浮散无力,漫无根蒂,稍用力则按不着。

  沉脉与伏、牢脉:三者脉位均在深部,轻取均不应,不同的是沉脉重取乃得;伏脉较沉脉部位更深,着于筋骨,故重按亦无,须推筋着骨始得,甚则渐时伏而不见;牢脉沉取实大弦长,坚牢不 移。

  迟脉与缓脉:均以息计,迟脉一息不足四至;缓脉稍快于迟,一息四至,脉来有冲和徐缓之象。

  数脉与滑、疾脉:滑脉与数脉有相似之处,滑脉流利,圆滑似数。但滑指形与势,数指至数言,一息五至以上。《濒湖脉学》指出:“莫将滑数为同类 ,数脉唯看至数间”。数、疾均以息计,疾脉更快于数,一息七、八至,相当于每分钟脉搏在140次以上。

  实脉与洪脉:在脉势上都是充实有力,但洪脉状若波涛汹涌,盛大满指,来盛去衰,浮取明显;而实脉长大坚实,应指有力,举按皆然,来去俱盛,故有“浮沉皆得大而长,应指无虚愊愊强”之说。

  细脉与微、弱、濡脉:四者都是脉形细小且软弱无力。但细脉形小而应指明显;微脉则极细极软,按之欲绝,有时至数不清,起落模糊;弱脉沉细而无力,濡脉浮细而无力,即脉位与弱脉相反,轻取可以触知,重按反不明显。

  芤脉与革脉:都有中空之象,但芤脉浮大无力中空,如按葱管,显示了脉管柔软;革脉浮大搏指,弦急中空,如按鼓皮,显示了脉管较硬。

  弦脉与长、紧脉:弦脉与长脉相似,但长脉超过本部,如循长竿,长而不急;弦脉虽长,但脉气紧张,指下如按琴弦。《医述》说:“长类于弦而盛于弦,弦脉带急,长脉带缓”。弦脉有似紧脉,二者脉气均紧张,但弦脉如按在琴弦上,无绷急之势 ;紧脉如按在拉紧的绳索上,脉势绷急,在脉形上紧脉比弦脉大。

  短脉与动脉:二者在脉形上均有短缩之象,但短脉是形状短缩且涩常兼迟,不满三部;动脉其形如豆,常兼滑数有力,《医术》说:“短类于动而衰于动,动脉形滑而且数,短脉形涩而必迟”。

  结、代、促脉:都属于节律失常而有歇止的脉象,这是三者共同之处。但结、促脉都是不规则的间歇,歇止时间短;而代脉则是有规则的歇止,且歇止的时间较长,这是结、促脉与代脉不同之处。结脉与促脉虽都有不规则的间歇,但结脉是迟而歇止,促脉是数而歇止。2023-02-18
mcxzy 阅读 9 次 更新于 2025-01-10 20:32:5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国家曾经投入了很多钱来搞这个东西。实际证明是浪费,中医诊脉要凭经验和个人的悟性,人的脉象千变万化,正所谓,运乎之妙,存乎一心啊。多临床,细心体会,慢慢就有感觉了,可以多看看中医古籍对各种脉象的描述,都是很精准的,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推荐《频湖脉学》、...

  • 为特殊脉象。好孕脉等。有人总把现代去跟几千年前比较。古坐马车,现在人坐汽车。只动力变,还车轴车轮,古人用大刀,今人用导弹。可火药是古人发明的,你说古人落后是先进,社会要发展百年后不知会有什么发明,不能对祖宗说,祖宗落后,。世界上很多医术都消亡了,唯独中医学继承有续...

  • 如果你对脉学真的感兴趣你得从基础学习,中医的基础理论是必不可少的,中医的核心思想辩证论治是必须要有的,如果只想知道个一知半解,看李时珍的《濒湖脉学》吧,里面有二十七种脉象,是临床最常用的,讲解的也很到位。 我大胆的揣测一下你的动机...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