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 脉象的鉴别 类比法

类比法

  二十八种病脉中,有些很相似,容易混淆不清,必须加以鉴别。历代医家对脉象的鉴别有丰富的经验,如王叔和已指出了一些相类脉象,李时珍则编了较详细的脉歌,徐灵胎更具体说明了脉象鉴别的方法,即用近似脉象相比的 类比法(还有用相反脉象对比的对举法),这是鉴别相似脉的好方法。现将一些相似脉鉴别如下:

  浮脉与虚、芤、散脉:四者相类似,其脉位均表浅,但不同的是浮脉举之泛泛有余,重按稍减而不空,脉形不大不小;虚脉形大无力,重按空虚;芤脉浮大 无力,中间独空,如按葱管;散脉浮散无力,漫无根蒂,稍用力则按不着。

  沉脉与伏、牢脉:三者脉位均在深部,轻取均不应,不同的是沉脉重取乃得;伏脉较沉脉部位更深,着于筋骨,故重按亦无,须推筋着骨始得,甚则渐时伏而不见;牢脉沉取实大弦长,坚牢不 移。

  迟脉与缓脉:均以息计,迟脉一息不足四至;缓脉稍快于迟,一息四至,脉来有冲和徐缓之象。

  数脉与滑、疾脉:滑脉与数脉有相似之处,滑脉流利,圆滑似数。但滑指形与势,数指至数言,一息五至以上。《濒湖脉学》指出:“莫将滑数为同类 ,数脉唯看至数间”。数、疾均以息计,疾脉更快于数,一息七、八至,相当于每分钟脉搏在140次以上。

  实脉与洪脉:在脉势上都是充实有力,但洪脉状若波涛汹涌,盛大满指,来盛去衰,浮取明显;而实脉长大坚实,应指有力,举按皆然,来去俱盛,故有“浮沉皆得大而长,应指无虚愊愊强”之说。

  细脉与微、弱、濡脉:四者都是脉形细小且软弱无力。但细脉形小而应指明显;微脉则极细极软,按之欲绝,有时至数不清,起落模糊;弱脉沉细而无力,濡脉浮细而无力,即脉位与弱脉相反,轻取可以触知,重按反不明显。

  芤脉与革脉:都有中空之象,但芤脉浮大无力中空,如按葱管,显示了脉管柔软;革脉浮大搏指,弦急中空,如按鼓皮,显示了脉管较硬。

  弦脉与长、紧脉:弦脉与长脉相似,但长脉超过本部,如循长竿,长而不急;弦脉虽长,但脉气紧张,指下如按琴弦。《医述》说:“长类于弦而盛于弦,弦脉带急,长脉带缓”。弦脉有似紧脉,二者脉气均紧张,但弦脉如按在琴弦上,无绷急之势 ;紧脉如按在拉紧的绳索上,脉势绷急,在脉形上紧脉比弦脉大。

  短脉与动脉:二者在脉形上均有短缩之象,但短脉是形状短缩且涩常兼迟,不满三部;动脉其形如豆,常兼滑数有力,《医术》说:“短类于动而衰于动,动脉形滑而且数,短脉形涩而必迟”。

  结、代、促脉:都属于节律失常而有歇止的脉象,这是三者共同之处。但结、促脉都是不规则的间歇,歇止时间短;而代脉则是有规则的歇止,且歇止的时间较长,这是结、促脉与代脉不同之处。结脉与促脉虽都有不规则的间歇,但结脉是迟而歇止,促脉是数而歇止。2023-02-18
mcxzy 阅读 9 次 更新于 2025-04-19 14:48:0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革脉:脉象弦大而空,如按鼓皮,主亡血失精。牢脉:脉象沉实有力,弦长而坚,主阴寒内实。散脉:脉象浮散无根,如杨花飘散,主元气离散。芤脉:脉象浮大而中空,如按葱管,主血虚。伏脉:脉象重按始得,甚则伏而不显,主邪闭或厥证。疾脉:脉象急疾,一息七八至,主阳极阴竭。脉诊意义:中医...

  • 一、浮脉类 1.浮脉:表证或虚阳浮起,举之有余按不足。2.洪脉:脉体阔大,有力提示热盛。3.濡脉:虚证、湿困,表现为浮细无力。4.散脉:脉力不匀,伴随至数,脏气将绝。5.芤脉:浮大中空如葱管,常与失血伤阴相关。6.革脉:中空边坚,提示亡血、失精、半产崩。二、沉脉类 1.沉脉:主...

  • “至数”变化最容易辨别,可用“呼吸定息”或“计时法”测定。一般认为,正常脉的至数是一息四、五至之间。一息三至或三至以下者,都是迟脉。一息六至或六至以上者,都是数脉。按计时法算,每分钟脉动50次以下为迟脉,正常的至数每分钟60~90次,若超过正常脉的至数则为数脉。小儿脉的至数当另论。 对至数变化...

  • 1. 大小:管察气。大气旺,小气虚。2. 快慢:管察精。快精虚,慢精足。3. 硬软:管察火。硬火多,软火少。4. 浮沉:管表里。浮表症,沉里症。5. 匀乱:管察安危。匀则生命及心脏平安,乱则生命及心脏危险。号脉方法详解:早期切脉方法复杂,涉及多个部位,后简化为仅切手腕部脉搏,称为“...

  • 浮沉迟数辨清楚:这是把脉的基本要领之一。在诊脉时,首先要明确脉象的浮沉和迟数,即判断脉搏的深浅和快慢。浮脉表示病位在表,沉脉表示病位在里,迟脉表示脉象缓慢,数脉表示脉象快速。这些基本的脉象特征,对于后续的诊断非常重要。再辨虚实与表里:在明确了脉象的浮沉迟数之后,接着需要分辨的是虚实证...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