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相兼脉比单因素的脉象更常见?

1.浮紧脉 多见于外感寒邪之表寒证,或风寒痹病疼痛。
2.浮缓脉 多见于风邪伤卫,营卫不和的太阳中风证。
3.浮数脉 多见于风热袭表的表热证。
4.浮滑脉 多见于表证夹痰,常见于素体多痰湿而又感受外邪者。
5.沉迟脉 多见于里寒证。
6.沉弦脉 多见于肝郁气滞,或水饮内停。
7.沉涩脉 多见于血瘀,尤常见于阳虚而寒凝血瘀者。
8.沉缓脉 多见于脾虚,水湿停留。
9.沉细数脉 多见于阴虚内热或血虚。
10.弦紧脉 多见于寒证、痛证,常见于寒滞肝脉或肝郁气滞等所致疼痛等。
11.弦数脉 多见于肝郁化火或肝胆湿热、肝阳上亢。
12.弦滑数脉 多见于肝火夹痰,肝胆湿热或肝阳上扰,痰火内蕴等病证。
13.弦细脉 多见于肝肾阴虚或血虚肝郁,或肝郁脾虚等证。
14.滑数脉 多见于痰热(火)、湿热或食积内热。
15.洪数脉 多见于阳明经证、气分热盛、外感热病。2020-12-07
mcxzy 阅读 42 次 更新于 2025-04-19 14:49:4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浮紧脉 多见于外感寒邪之表寒证,或风寒痹病疼痛。2.浮缓脉 多见于风邪伤卫,营卫不和的太阳中风证。3.浮数脉 多见于风热袭表的表热证。4.浮滑脉 多见于表证夹痰,常见于素体多痰湿而又感受外邪者。5.沉迟脉 多见于里寒证。6.沉弦脉 多见于肝郁气滞,或水饮内停。7.沉涩脉 多见于血瘀...

  • 凡二种或二种以上的单因素脉相兼出现,复合构成的脉象即称为“相兼脉”。因为位、数、形、势都从某一个方面论脉,而诊脉时必须从多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论脉位不可能不涉及脉数、脉势、脉形,其余亦然。如数脉必须考察脉势有力和无力,脉位浮沉,脉形洪细,就会有数而有力,数而无力,浮数,沉...

  • 疾病的发生与表现复杂多变,临床常见的脉象往往反映了疾病的多个方面,我们称之为相兼脉或复合脉。这种脉象是两种或更多种单一脉象的综合体现,如浮紧、浮数、沉迟、沉细数等,它们共同反映了各单一脉象所主疾病的综合特征。例如,浮紧脉象征着表寒,浮数则代表表热,沉迟代表里寒,沉细数则显示里...

  • 其他脉象若以脉位变化为构成条件,都是相兼脉。比如,“濡脉”是“细而软”兼“浮”,“弱脉”是“细而软”兼“沉”。再如,“脉浮数”是“浮脉”与“数脉”相兼,“脉沉数”是“沉脉”与“数脉”相兼。显然,这都是非常准确的辨别方法。 对脉位变化的分析,一般认为,浮脉主表,沉脉主里,这是一般规律。临诊...

  • 【脉理】健康人正气充足,百脉畅通无损,气机升降调畅,脉来长而和缓;若肝阳有余,阳盛内热,邪气方盛,充斥脉道,加上邪正相搏,脉来长而硬直,或有兼脉,为病脉。(2)相兼脉与主病相兼脉是指数种脉象并见的脉象。徐灵胎称之为合脉,有二合脉,三合脉、四合脉之分。相兼脉象的主病,往往等于各个脉所主病的...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