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白虎汤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功能主治 4 麻黄白虎汤的用法用量 5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麻黄白虎汤 1 拼音 má huáng bái hǔ tāng
2 处方 麻黄、葛根、苏叶、防风、石膏、知母、杏仁、黄芩。
3 功能主治 疹已出,阳毒热甚,烦躁口渴,齿槁出血,唇焦舌刺,不吐不泻,壮热无汗,鼻孔燥黑,喘急气闷,鼻煽痰嘶者。
4 麻黄白虎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5 摘录 《治疹全书》卷中

古籍中的麻黄白虎汤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十四伤寒药方]伤寒药方评 石膏,故亦治伤寒,不专于治也。或问曰∶夏月若果见麻黄桂枝证,亦岂得不用,而固用白虎汤也?曰∶此说尤妙...
《证治准绳·类方》:[第一册]外热内寒,外寒内热 (见伤湿。)小柴胡汤(见往来寒热。)白虎汤(见发热。)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去粗皮,一两六钱六分羡)...
《祖剂》:[卷之一三黄汤]三黄石膏汤 即黄连解毒汤合白虎汤加玄参一方加石膏麻黄豆豉无知母玄参治暑毒深入热烦渴不欲近衣大便秘结小便赤涩者《...
《伤寒指掌》:[卷一]阳明总要述古 麻黄汤。桂枝汤。瓜蒂散。栀子豉汤。白虎汤。猪苓汤。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茵陈蒿汤。《伤寒...
《医学纲目》:[卷之三十二·伤寒部合病并病汗下吐后等病]身热恶寒身寒恶热2022-10-19
mcxzy 阅读 13 次 更新于 2025-04-09 07:31:0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3 功能主治 疹已出,阳毒热甚,烦躁口渴,齿槁出血,唇焦舌刺,不吐不泻,壮热无汗,鼻孔燥黑,喘急气闷,鼻煽痰嘶者。4 麻黄白虎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5 摘录 《治疹全书》卷中 古籍中的麻黄白虎汤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十四伤寒药方]伤寒药方评 石膏,故亦治伤寒,不专...

  • 白虎汤,源自东汉末年医学大家张仲景的《伤寒论》,在中医领域享有崇高的地位,被誉为治疗热病的特效良方。它针对外感热病,其命名寓意深刻,"白虎"象征秋季的清凉干燥,象征着此方能迅速地消除体内的炽热,如同秋风扫过,驱散炎炎暑气和湿热之邪。白虎汤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地解热退烧,其奥秘在于其遵循的中医...

  • 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粥饮,余如桂枝法将息,桂枝汤见后卷。 传阳明,脉大而数,发热,汗出,口渴舌燥,宜白虎汤,不差与承气汤。

  • 【处方】知母1两,甘草(炙微赤,锉)1两,麻黄2两(捣碎),粳米1合。 【制法】上挫细。 【功能主治】阳毒伤寒,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渴,烦躁不解,脉洪大者。 【用法用量】以水2大盏,煮米熟为度,去滓,分温3服,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一三五引《三因》 白虎汤--《圣济总录》卷八十六 【处...

  • 青龙汤.大青龙汤主要成分是:麻黄,桂枝,甘草,杏仁,石膏,生姜,大枣.属发汗剂,主治:伤寒发热恶寒俱盛.全身疼痛,无汗烦躁,脉浮紧有力者.小青龙汤成分是: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甘草,桂枝,半夏,五味子.功效:解表化饮,治咳平喘.属解表剂.白虎汤:石膏,知母,甘草,粳米.清热剂.白虎汤...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