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的症状有哪些

心气虚证又称心气亏虚证,是心脏与心神气虚,以心悸气短,精神疲倦,或有自汗,面白舌淡,脉弱等常见症状。心气虚证是指心脏功能活动不足,引起心神不安,气行无力,血运迟滞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的总称。心气虚证多因内伤劳倦所致,伤寒误治耗伤心气亦可引起。【心气虚证典型症状】心悸怔忡,神疲乏力,胸闷气短,活动后加剧,自觉心中空虚,惶惶不安,多畏善恐,惕然而惊,自汗而悸,面色晄白。舌淡苔薄,脉细弱而促,或结代。根据心悸,面色晄白,舌淡苔薄,脉细弱,即可辨为心气虚证。【心气虚证临床主要表现症状】心悸怔忡,气短乏力,活动后尤甚,兼见胸闷不适,神疲自汗,面色晄白,舌淡苔薄,脉细弱。心气虚证应与心阳虚证、心血虚证、心脾两虚证、心肺气虚证、心胆气虚证相鉴别。【心气虚证发病机理】
心气虚证是临床常见的、病势较缓、病情较轻的证候。多因禀赋不足、心气素虚;年迈体衰、脏气渐弱。劳倦思虑过度,耗伤心气。或由久病气血双亏,心气乏源。或因误汗、过汗、汗出过多,心气随之而泄,导致心气不足。其证属虚,病位主要在心。日久可影响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极易造成瘀血、痰浊等病理产物的发生。
【心气虚证饮食方法】补益心气。忌食辛辣,因其逼津外泄,虑其更伤心之气阴;忌食生冷、肥甘,因生冷伤脾阳,肥甘生痰浊,故当禁之。酒易蕴生湿热,耗气伤阴,当戒禁。饮食宜清淡,可进食时令鲜果。亦可食用一些滋补阳气 的血肉有情之品,如瘦肉、鱼类、家禽类等。
3.食谱:1、百合15克、桂元肉15克,加冰糖少许请钝后,少量频服。2、百合30克、莲子肉30克、粳米200克煮粥早晚服用。3、桂元肉30克、大枣15克,加入糯米200克,煮粥食之。2020-03-12
2020-06-09
mcxzy 阅读 19 次 更新于 2025-04-08 10:43:5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当人体出现心气虚的情况时,身体会出现多种不适症状。这些不适通常表现为全身性的酥软,精神萎靡,甚至喘气都会感觉非常费劲。此外,心跳加速也是心气虚的一种常见表现。这些症状的出现与个人的体质状况密切相关,但幸运的是,这种情况是可以治愈的。为了改善心气虚的症状,平时应该注重饮食调养。建议多食用一...

  • 心气虚的特征是心脏功能减弱,表现为心悸、气短和胸闷等不适感,同时患者可能会感到全身疲乏无力。这种状况通常与先天体质虚弱、年龄增长、过度劳累或长期疾病史有关。治疗心气虚通常需要通过补充心气的中药,以及辅助以针灸和推拿疗法。在饮食上,建议患者选择清淡而营养丰富的食物,避免辛辣和生冷的食物。心...

  • 1、心气虚有哪些症状主证:心悸、气短、自汗,胸闷不适,神疲体倦,面色淡白,脉细无力或结代。辩证:心气不足,鼓动无力,故见心悸气短,脉细无力或结代,神疲体倦,心气不足,卫阳不固则自汗出。心气不足,气血不得上荣,故面色淡白。心气虚,中气不足,胸中气机不畅,故胸闷不适。2、心...

  • 心气虚证的主要症状包括心悸怔忡、神疲乏力、胸闷气短,尤其在活动后加剧。患者常感心中空虚,惶惶不安,易畏寒、多汗、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细弱或结代。心气虚证的诊断依据是心悸、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细弱。临床主要表现还有心悸怔忡、气短乏力、活动后加重,兼见胸闷不适、神疲自汗、面色苍白、舌...

  • 心气虚的症状主要包括心悸、气短、自汗、胸闷不适、神疲体倦、面色淡白、脉细无力或结代等。这些症状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为了缓解心气虚的症状,可以考虑服用一些中成药。其中,柏子养心丸是一种常用的选择。这款药物能够补气、养血、安神,对于心气虚寒、心悸易惊、失眠多梦、健忘等症状有...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