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医理篇:望闻问切

望闻问切,春秋时期的扁鹊发明的。

望: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和舌象的异常变化,以判断疾病性质和部位的诊断方法。“视其外应,以治其藏,则知所病矣。”

面部观察五色诊:

肝为青色

心为赤色

肺为白色

脾为黄色

肾为黑色

无色代表不同性质的病变:

黄赤为热,白为寒,青黑为痛。

色泽是脏腑气血的外在荣华,面色更能反映体内内脏的生理和病理情况。

《黄帝内经》先把面部位置进行划分和命名,然后再确定具体脏腑在面部的位置。

两眉之间是肺,肺上方额处是咽喉,肺下即两眼之间是心,心下是肝,肝两侧是胆,胆下即鼻尖处是脾,脾两侧即鼻尖两侧是胃,两眼下方是小肠,小肠下方即两颧骨处是大肠,大肠外侧即两耳门前是肾,两鼻孔下方是膀胱。

另一种方法是以五方五行位置进行分属:

左颊为肝,右颊为肺,额为心,鼻为脾,下巴颏为肾。

《黄帝内经》认为,根据面部各部位的色泽变化,便可查知脏腑的病变,如:“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腮先赤。”

另外,眼睛的五色与面部五色具有同等价值,“因视目之五色,以知五脏而决死生”。

望舌。

闻诊:闻声音,闻气味。

问诊。

切:摸的意思。不只是摸脉。2022-07-28
mcxzy 阅读 14 次 更新于 2025-04-11 11:30:3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黄帝内经》认为,根据面部各部位的色泽变化,便可查知脏腑的病变,如:“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腮先赤。”另外,眼睛的五色与面部五色具有同等价值,“因视目之五色,以知五脏而决死生”。望舌。闻诊:闻声音,闻气味。...

  • 满月时,海水西盛。人气血积于身,肌肉皮肤充实细致,即使遇到风邪病邪,其侵入体内也不会很深。如果月缺廓空,则海水东盛,人体气血空虚,遇到病邪,便会入侵很深,发病也突然凶猛。《黄帝内经》运用五行学说,阐述了不同时间对不同疾病的不同影响及其特殊规律。肝病者,平旦慧,下晡(bu申时,即下午...

  • 《黄帝内经》的五行理论,不仅对以后的中医学,乃至对整个中国文化,都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以阴阳五行思辨为核心的《黄帝内经》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生命意识和心理构造,特别显著的是,辅助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心理特制的形成和巩固,这就是中庸之道。此外,还丰富了我们民族的语言。肝胆相照,心心相印,...

  • http://www.cz88.net/bt/416/ 到迅雷下载吧,大哥纪录片《黄帝内经》分为三部分:医理篇、医史篇、养生篇,一共60集;大家可以根据需要下载!http://hi.baidu.com/%C8%CE%BA%EC%B1%F2/blog/item/fef180f92ce96d07d8f9fd00.html我有PDF版本的《内经》,黄帝内经灵枢集注.pdf10.6Mb,黄帝...

美好纯真时代分享中医药学教程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