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黄帝内经》素问 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2——脾和四肢的关系

(原文)

(解读)

“ 帝曰: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 ” 黄帝问:脾一有病四肢就不能正常活动,这是什么道理?

“ 岐伯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 岐伯说:四肢都受胃气的营养。但是胃气不能直通到四肢,要经过脾的运化,才能布于四肢,现在脾有病了,不能把胃的津液输送出去,四肢因得不到水谷精气,一天一天地衰弱,经脉不通,筋骨肌肉也无脏气充实,四肢就不能运动了。

“ 帝曰:脾不主时何也? ” 黄帝道:脾脏不能独主一个时季,是什么原因?

“ 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脾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 ” 岐伯说:脾属土而位居中央,它经常从四时里分旺于四脏,借每季末的十八日而施治,不得独主一个时季。因为脾脏的功用,是时常施放土精于胃的津液中,相当于天地生养万物一样,从头至足,无处不到,因此并不独主一个时季。

“ 帝曰: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何也? ” 黄帝道:脾和胃的联系是一膜,何以能够给胃行津液呢?

“ 岐伯曰: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嗌,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 ” 岐伯说:足太阴脾经,就是三阴,它的经脉环绕于胃,连属于脾,挟着咽喉,因此太阴经脉能够运阳明之气,入于手足三阴经 。

“ 阳明者表也,五脏六腑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 ” 足阳明胃经,是足太阴脾经之表,是五脏六腑的营养之海,所以胃经也能运太阴之气,入于手足三阳经。

“ 脏腑各因其经而受气于阳明,故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日以益衰, 不利,筋骨肌肉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 五脏六腑都能借助脾经而接受阳明的水谷精气,因此说脾能为胃输送津液。假如脾脏不给胃输送津液,那四肢就得不到阳明水谷之气,气血日益衰弱,脉道不利,肝主之筋,肾主之骨,脾主之肌肉,都无水谷之气以养生,所以不能运用自如。

今天学习了脾和四肢的关系。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2022-07-27
mcxzy 阅读 19 次 更新于 2024-09-20 21:39:2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