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湿和热相结合的病邪·湿热 5 温病中的一种·湿热 6 湿热合邪的其他病症·湿热 7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湿热的穴位 2 治疗湿热的方剂 3 治疗湿热的中成药 4 湿热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湿热 1 拼音 shī rè
2 英文参考 damp heat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humid heat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moist heat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wet heat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湿热:1.湿和热相结合的病邪;2.温病中的一种;3.湿热合邪的其他病症。[1]
4 湿和热相结合的病邪·湿热 湿热为湿和热相结合的病邪。可导致脾、胃、肝、胆、大肠、膀胱等脏腑或皮肤筋脉的病证。[1]
湿和热相结合的病邪。致病可分别引致脾胃、肝胆及下焦大肠、膀胱等脏腑或皮肤筋脉的病证。《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
5 温病中的一种·湿热 湿热为温病中的一种。症见发热、头痛、身重而痛、腹满食少、小便短而黄赤、舌苔黄腻、脉濡数等。[1]
吴坤安于《伤寒指掌》卷四中描述此证:“脉濡细而数,发热身痛,小水短涩;或身目俱黄,属湿热。宜五苓散加生栀、黄柏、茵陈、秦艽。”
6 湿热合邪的其他病症·湿热 湿热为湿热合邪的其他病症。如湿热发黄、湿热下痢、湿热带下等。[1]
72022-10-13
mcxzy 阅读 13 次 更新于 2025-04-09 10:06:1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2寒湿:是寒的兼证,全身疼痛,关节痛较重,行动不便,无汗,四肢浮肿,尿少而清,大便稀,舌苔白腻,脉迟。3湿热:发热心烦,口渴喜热饮,自汗,四肢关节肿痛,胸满,身黄如橘红,足冷小便黄赤而少,舌苔黄腻,脉滑数。4湿温:头痛恶寒,身重而痛,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舌白不渴,面...

  • 膀胱湿热是在下焦膀胱位置积累湿热的病症,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及尿液异常等症状,多见于急性膀胱炎。以下是关于膀胱湿热的详细介绍:主要症状:尿频尿急:患者常常感到有迫切的排尿需求,且排尿次数明显增多。小便量少并伴随疼痛:每次排尿量较少,且排尿过程中可能伴有疼痛或不适感。尿液异常:尿液呈...

  • 一、湿热症简介 湿热症是中医常见的一种病症,主要表现为口干口苦、身热不扬、小便黄赤等症状。在治疗湿热症时,主要目的是清热燥湿,调理身体内部的阴阳平衡。二、药物选择 对于湿热症,可以选择以下清热祛湿类药物:1. 中药类:如龙胆泻肝丸、黄连上清丸等,这些药物具有清热燥湿、疏肝利胆的功效,适用...

  • 这种症状被称为肝胆湿热病证,是由于体内湿热邪气积聚于肝胆的病理状态。其发病可能源于外感湿热或体内湿气长期郁结转化成热邪。典型症状包括胁肋部位胀痛且灼热,伴随腹胀、食欲减退,口中有苦味,消化不良,小便颜色偏红或黄,大便调节失常,严重时会出现全身皮肤或眼睛发黄。舌象表现为舌红、苔黄腻,脉象...

  • 1] ,即湿热下注[2][3]。指湿热流注于下焦肠腑、膀胱,湿聚热蕴,气机受阻,气化失司,腑气不利的病理变化[4] 。主要表现为小便短赤、身重疲乏、舌苔黄腻、胃纳不佳等[1]。临床多见于湿热痢疾、湿热泄泻、淋浊、癃闭、阴痒、白带、下肢关节肿痛、湿脚气感染等症[1]。治宜清热利湿[1]。4 ...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