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语录

  1、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2、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3、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4、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 -
  5、是以圣人陈阳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
  6、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7、间者并行,甚者独行
  8、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此言气之逆行也,故死。 -
  9、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 ----黄帝
  10、以妄为常,神光不圆,同气异形,形弱气虚。2021-10-14
1、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2、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黄帝
  3、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4、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 ----黄帝
  5、是以圣人陈阳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 ----黄帝
  6、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黄帝
  7、间者并行,甚者独行 ----歧伯
  8、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此言气之逆行也,故死。 ----歧伯黄帝
  9、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 ----黄帝
  10、以妄为常,神光不圆,同气异形,形弱气虚。 ----黄帝2021-08-24
黄帝内经处处是宝藏2021-10-16
mcxzy 阅读 8 次 更新于 2025-04-11 23:01:2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黄帝内经》经典语录有:1、前阴者,宗筋之所聚,太阴、阳明之所合也。2、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3、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 虚。4、春夏先治其标,后治其本;秋冬先治其本,后治其标。5、膏粱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

  • 10、以妄为常,神光不圆,同气异形,形弱气虚。

  • 1、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释文:我已经知道许多疾病的发生,都是和气的变化有关。大怒使气向上逆行,大喜使气涣散,大悲使气消损,大恐使气下沉,受惊使气紊乱耗损,思虑过度使气郁结。2、夫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

  • 1.“饮食适度,生活规律,不要辛苦”;纵 欲,消散精华,喝酒, ,都是不好的旅行。2.“吐得太多会伤到你”。3.“淡泊虚无,顺真气,守心性,不生病”。无非分之想,安宁祥和,真气留在体内,形影不离,甚至生病。4.“仁者长寿:胸怀宽广者长寿;恰恰相反。心胸狭窄的人对健康和生命有害”...

  • 2.“唾沫吐得太远,有伤元气”。3.“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没有非分之想,平和安宁,真气保存体内,形影不离,病不伤也。4.“仁者寿也:胸怀宽广者,益寿;反之。胸怀狭隘者,不益健康有害生命”;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道德日全者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