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上古天真论养生的两大纲领是什么,如何理解?

《素问·上古天真论》论养生防病的两大纲领是外避邪气,内养精神。
《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的养生原则:
①顺应四时,外避邪气。
②调养精神,保养正气。
凡天地间上下四方的万物都和天气是相通的,四时阴阳是万物生长的根本,养生要顺应四时,适应自然,外避邪气,要了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及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自然规律,才能从根本上应天养生。

扩展资料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起源于轩辕黄帝,后又经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增补发展创作,一般认为集结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
《上古天真论》出自《黄帝内经·素问》第一篇,是对内经创作来源及其特点补充说明:医之始,自远古,是寓黄帝和岐伯谈论如何达到健康与长寿目的第一篇重要论文。
首先论述了从上古天性自然之真而毫无人为之杂的古人能活百岁而动作不衰与不知养生之道半百而衰的具体原因,其次谈及人一生的生长发育过程,强调肾气、正气、真气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最后列举了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等理想的人生意境。
2020-08-28
人应该顺从自然,就会长寿天年,违背自然就半百而衰2014-10-22
顺应天性,顺应自然,不治已病而治未病2014-10-22
古人养生之道吗 没听过2014-10-22
mcxzy 阅读 20 次 更新于 2025-04-18 01:42:1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素问·上古天真论》论养生防病的两大纲领是外避邪气,内养精神。《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的养生原则:①顺应四时,外避邪气。②调养精神,保养正气。凡天地间上下四方的万物都和天气是相通的,四时阴阳是万物生长的根本,养生要顺应四时,适应自然,外避邪气,要了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及春温、夏热、...

  • 《黄帝内经》认为是一百岁,如《素问上古天真论》里说:“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礼记》称百岁为“期颐”。《尚书》又提出“一曰寿,百二十岁也”,即活到120岁,才能叫做活到了应该活到的岁数。大哲学家王充提出:“百岁之寿,盖人年之正数也。犹物至秋而死,物命之正期也。”晋代著名养生家嵇康认为,“...

  • 如“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素问•至真要大论》);“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水谷之寒热,感则害六腑”(《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等,说明食物同样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食性。其中,寒凉性质的食物主要用于热性体质或热性病证,温热性...

  • 如“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素问•至真要大论》);“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水谷之寒热,感则害六腑”(《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等,说明食物同样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食性。其中,寒凉性质的食物主要用于热性体质或热性病证,温热性...

  • 这就是圣人比普通人的高明之处。上人非常有先见之明,所以中医在检查病情的时候,稍微有一点儿小病还没有发作,就马上用小药治疗。就不会有大病出现了,任何事情都得事先做功课。不至于事情发生事之后再想办法处理。这就是圣人比普通人的高明之处。上人非常有先见之明,所以中医在检查病情的时候,稍微...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