腧穴的定义是什么?腧穴有哪些作用

一、诊断作用
人体有病时就会在腧穴上有所反应而做为针灸临床诊断的依据。如胃肠疾患的人常在足三里、地机等穴出现过敏压痛,有时并可在五至八胸椎附近触到软性异物;患有肺脏疾患的人,常在肺俞、中府等穴有压痛、过敏及皮下结节。
因此,临床上常用指压背俞穴、募穴、郄穴、原穴的方法,察其腧穴的压痛、过敏、肿胀、硬结、凉、热,以及局部肌肉的隆起,凹陷坚实虚软程度,皮肤的色泽、瘀点、丘疹、脱屑等来协助诊断。
近来,在利用腧穴协助诊断方面又有新的发展,如耳廓中耳穴的测定,对原穴用导电量的测定,对十二井穴用知热感度的测定等等。通过仪器对这些腧穴的测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经络、脏腑、组织器官的病变,为协助诊断增添了新的内容。
二、治疗作用
①近治作用
这是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点。这些腧穴均能治疗该穴所在部位及邻近组织、器官的病症。如眼区的睛明、承泣、四白、瞳子髎,均能治疗眼病;耳区的听宫、听会、耳门、翳风诸穴,皆能治疗耳病;胃部的中脘、建里、梁门诸穴,皆能治疗胃病等。
②远治作用
这是十四经腧穴主治作用的基本规律。在十四经腧穴中,尤其是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则不仅能治疗局部病症,而且还可以治疗本经循行所及的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器官的病症,有的甚至具有影响全身的作用。例如:合谷穴不仅能治疗手腕部病症,而且还能治疗颈部和头面部病症,同时,还能治疗外感病的发热;足三里穴不仅能治疗下肢病症,而且对调整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甚至对人体防卫、免疫反应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作用。
③特殊作用
临床实践证明,针刺某些腧穴,对机体的不同状态可引起双向的良性调整作用。例如:泄泻时,针刺天枢能止泻;便秘时,针刺天枢又能通便。此外,腧穴的治疗作用还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如大椎退热,至阴矫正胎位等,均是其特殊的治疗作用。
2022-09-29
mcxzy 阅读 17 次 更新于 2025-04-06 05:57:1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腧穴,即穴位的统称,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区域。这些穴位不仅是疾病反应的敏感点,也是针灸和推拿治疗的重要施术位置。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调节人体机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每个腧穴都有其独特的治疗作用,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首先,近治作用指的是所有腧穴都能治疗其所处部位及邻近...

  • 一、五腧穴的基本概念 五腧穴,即井、荥、输、经、合五类穴位,它们如同自然界的五行——木、火、土、金、水,融合了阴阳经脉的特性。每个类别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应用范围,对于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二、阴经的五腧穴 手太阴肺经:少商、鱼际等穴道在急救时能快速应对脏腑病症。手厥阴心包经:中...

  • 因此,临床上常用指压背俞穴、募穴、郄穴、原穴的方法,察其腧穴的压痛、过敏、肿胀、硬结、凉、热,以及局部肌肉的隆起,凹陷坚实虚软程度,皮肤的色泽、瘀点、丘疹、脱屑等来协助诊断。近来,在利用腧穴协助诊断方面又有新的发展,如耳廓中耳穴的测定,对原穴用导电量的测定,对十二井穴用知热感度...

  • 腧穴是人体穴位的一种。具体指体内经脉之气汇聚集的地方,是脏腑经络之气与体表相互连接的途径。它反映了内脏和经络的功能状态,通过刺激腧穴可以调整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腧穴的具体解释如下:1. 定义与位置:腧穴是中医经络学说中的关键概念。它们位于人体特定的位置上,这些位置通常是气血汇聚的...

  •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针灸治疗疾病的刺激点。在中医理论中,人体有经络系统,经络内含气,气血流动于全身,维持着生命活动。而腧穴是经络上的特定点位,是气流通过的通道,是气血汇聚、输注于体表的部位。腧穴的命名与经络系统有关,如“足三里”、“关元”等,分别对应着足部和腹部...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