腧穴的类别有哪些?

一般把人体的腧穴分为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三类。
(一)十四经穴
十四经穴简称“经穴”,即分布于十二经脉及任、督二脉上的腧穴。经穴具有主治本经病证的共同作用,因此分别归纳于十四经系统中,它们是腧穴的主要部分。现在多沿用清代医家李学川在《针灸逢源》一书中所记载的361个经穴,即手太阴肺经11穴,手少阴心经9穴,手厥阴心包经9穴,手阳明大肠经20穴,手太阳小肠经19穴,手少阳三焦经23穴,足太阴脾经21穴,足少阴肾经27穴,足厥阴肝经14穴,足阳明胃经45穴,足太阳膀胱经67穴,足少阳胆经44穴,督脉28穴,任脉24穴,合之361穴。因十二正经左右对称,故左右十二经穴共618穴,加任督二脉全身总共670穴。
(二)奇穴
奇穴是指既有一定的穴名,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列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又称“经外奇穴”。有的奇穴是单一的,如阑尾穴,有的奇穴是多个穴位,如八邪、八风等。奇穴的主治作用一般比较单纯,对某些病证具有特殊的治疗作用,如百劳治疗瘰疬,四缝治疗小儿疳疾等。奇穴有的位于十四经之外,如鹤顶、华佗夹脊等;有的位于十四经之中,但却不是该经的经穴,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心平穴就位于手少阴心经上,但却不是心经的穴,有的奇穴本身就是经穴之一,如“胞门”实际就是足阳明胃经的“水道”穴,明代《针灸聚英》中提到的“四花”穴就是指两侧足太阳膀胱经的“胆俞”和“膈俞”穴。
(三)阿是穴
阿是穴又称压痛点、天应穴、不定穴等。这一类腧穴既无具体名称,又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针灸部位。阿是穴一般位于病变部位的附近,但有时也可出现在距病位较远的特殊部位。
2019-08-05
mcxzy 阅读 13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1:13:3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五腧穴,即井、荥、输、经、合五类穴位,它们如同自然界的五行——木、火、土、金、水,融合了阴阳经脉的特性。每个类别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应用范围,对于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二、阴经的五腧穴 手太阴肺经:少商、鱼际等穴道在急救时能快速应对脏腑病症。手厥阴心包经:中冲、劳宫等穴道是心病治...

  • 每个腧穴都有其独特的治疗作用,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首先,近治作用指的是所有腧穴都能治疗其所处部位及邻近组织器官的病症。例如,睛明穴和攒竹穴可以治疗眼部疾病及前额疼痛。其次,远治作用是指某些特定的腧穴能够治疗远离其所在部位的病症。例如,足三里穴能治疗胃痛、腹泻等症状,尽管这些症状与腿部...

  • 人体分布的穴位众多,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别:首先,是经穴,也称为十四经穴。这些穴位主要分布在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上,构成了全身穴位的主体部分,对于人体的健康和疾病的治疗至关重要。其次,是奇穴,也就是经外奇穴。这类穴位虽然没有纳入十四经脉系统的常规范围,但它们具有明确的名称、特定的部位以...

  • 中医理论中,五输穴是十二经脉上的五个特定穴位,它们分别对应井、荥、输、经、合五个不同的穴位类别。井穴位于四肢末端,是十二经脉之气的起点,犹如泉水初涌,故名井穴。荥穴则位于掌指关节或趾间关节的前缘,是十二经脉之气流注之处,犹如泉水流注,故名荥穴。输穴位于腕踝关节附近,是经脉之气的...

  • 腧穴是什么?人体的奇经八脉看似毫不相干,却又息息相关,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势。其实腧穴不是指人体的单一穴位,而是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的统称。下面是关于腧穴的分类与腧穴是什么?人体的奇经八脉看似毫不相干,却又息息相关,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势。其实腧穴不是指人体的单一穴位,而是体脏腑经络气血输...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