腧穴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特点?

腧穴分类

人体上的腧穴很多,大体可分为十四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三大类。

1.经穴

凡归属于十二经脉及任脉、督脉的腧穴,统称为“十四经穴”,简称“经穴”。

特点:(1)有名称,有固定位置,有归经,有主治规律;(2)能反映各经及所属脏腑器官的生理病理变化。

2.奇穴

凡未归入十四经穴范围,而有具体的位置和名称的经验效穴,称为“经外奇穴”,简称“奇穴”。特点:有穴名,有固定位置,但无经属,对某些病有奇特疗效,亦称经验用穴,是腧穴发展的第二阶段。

3.阿是穴

凡以病痛局部或与病痛有关的压痛(或敏感)点作为腧穴的,统称为阿是穴,即“以痛为腧”。又称“不定穴”、“天应穴” 。特点:无穴名,无固定位置,无经属,无主治规律,以疼痛、反应点为针刺穴,是腧穴发展的初级阶段。【摘要】
腧穴的分类?各有何特点【提问】
腧穴分类

人体上的腧穴很多,大体可分为十四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三大类。

1.经穴

凡归属于十二经脉及任脉、督脉的腧穴,统称为“十四经穴”,简称“经穴”。

特点:(1)有名称,有固定位置,有归经,有主治规律;(2)能反映各经及所属脏腑器官的生理病理变化。

2.奇穴

凡未归入十四经穴范围,而有具体的位置和名称的经验效穴,称为“经外奇穴”,简称“奇穴”。特点:有穴名,有固定位置,但无经属,对某些病有奇特疗效,亦称经验用穴,是腧穴发展的第二阶段。

3.阿是穴

凡以病痛局部或与病痛有关的压痛(或敏感)点作为腧穴的,统称为阿是穴,即“以痛为腧”。又称“不定穴”、“天应穴” 。特点:无穴名,无固定位置,无经属,无主治规律,以疼痛、反应点为针刺穴,是腧穴发展的初级阶段。【回答】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回答】2021-11-23
mcxzy 阅读 49 次 更新于 2025-04-08 17:32:5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根据其不同的分类标准,特定穴可以分为多个类别。例如,“五腧穴”是指分布在手足三阳经和手足三阴经上的五个特定穴,它们在治疗相关脏腑疾病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而“原穴”则是指能够直接调节该经脉气血的穴位,如太溪穴能够调节肾经的气血。“络穴”是指分布于经脉与络脉之间的穴位,它们能够调节络脉...

  • 奇穴的分布虽然较为分散,有的在十四经循行路线上;有的虽不在十四经循行路线上,但却与经络系统有着密切联系;有的奇穴并不指某一个部位,是由多穴位组合而成,如十宣、八邪、八风、华佗夹脊等;有些虽名为奇穴,其实就是经穴,如胞门、子户,实际就是水道穴;四花据《针灸聚英》(简称《聚英》)指出就是胆俞、膈...

  • 十二经脉左右各有一条,故十二经脉上的腧穴都是左右对称的,一个穴名有两个穴位;任、督二脉则是单行线,故任、督二脉上的腧穴是单穴,一个穴名只有一个穴位。经穴在《内经》时计有160个穴名,到现代已发展为361个穴名,670个穴位。经穴分布于十四经的循行路线上,故与经脉的关系密切,不仅有主治本经病症的作用,...

  • 人体的穴位一般分为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和耳穴四类:经穴:又称十四经穴,是十二经脉和任脉、督脉循行路线上的腧穴。是全身腧穴的主要部分,共计361个。经外奇穴:凡未归属于十四经脉,但定位明确、有特定疗效的腧穴,称为奇穴。这些穴位虽然不在十四经脉上,但同样具有治疗作用。阿是穴:是病症在体表...

  • 人体穴位通常被分为四类: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和耳穴。经穴,又称十四经穴,是全身腧穴的主要部分。它们分布在十二经脉和任脉、督脉的循行路线上,总计有361个。这些穴位在中医理论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被广泛用于诊断和治疗各种疾病。经外奇穴,是指那些未归属于十四经脉,但定位明确且具有特定疗效的...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