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里的什么除湿 利湿 祛湿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区别拜托了各位 谢谢

除湿
祛风除湿,祛风法之一。是用祛风湿药治疗风湿之邪留滞经络、肌肉、关节等部位,出现游走性疼痛症状时的方法。常用羌活、独活、防风、秦艽、威灵仙、桑枝、五加皮等药。
皮肤湿疹,过敏性皮炎患者大多由于禀性不耐,湿热内蕴,外感风邪,浸淫肌肤而成。由于风性疏泄走窦,湿性粘滞,热性易伤阳津,致使血燥肌肤失养,瘙痒不已。2019-06-08
mcxzy 阅读 23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5:24:4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以下是详细解释:茯苓是一种常用的利湿中药。它具有利湿、解毒、舒缓水肿等功效。茯苓可以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水分,从而减轻湿气引起的症状,如乏力、水肿等。它常被用于煲汤或煮茶,不仅味道清淡,而且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泽泻也是一种有效的祛湿中药。泽泻有利水渗湿的作用,能够帮助身体排出积聚的湿气,减...

  • 一、茯苓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中药材,常被用来去除体内湿气。它具有利湿渗水的功效,能够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从而减轻水肿症状。此外,茯苓还具有抗炎、镇静和增强免疫力等作用。常与其他药材配伍,用于治疗脾胃湿热等症状。二、泽泻也是一种有效的祛湿药材。它能够迅速排除体内的湿气,消除水肿,尤其对于...

  • 1. 茵陈清湿热 茵陈性微寒,味苦、辛,归脾、胃、肝、胆经。它能清湿热、退黄疸、去肥胖。常用于湿热蕴结型肥胖、黄疸尿少、湿疮瘙痒和传染性黄疸型肝炎。祛湿气应用:茵陈、柴胡各9克,海藻、夏枯草、泽泻各15克,白芥子、甘草各6克,山楂12克,水煎服,每日2次。此方能化痰降脂、健脾利湿,适合...

  • 1. 茯苓 茯苓是一种常用的除湿中药。它具有利湿、消肿的功效,对于湿气重引起的一些症状如水肿、小便不利等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茯苓还可以帮助调理脾胃,促进水湿的正常排泄。2. 泽泻 泽泻也是一味有效的除湿中药。它具有利尿、消肿的作用,能够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减轻湿气引起的症状。泽泻还有降低血脂、...

  • 首先,菌陈是清利湿热、利湿退黄的良药。在中医临床中,菌陈常被用于治疗黄疸尿和湿温暑湿。它可与栀子、大黄等药材搭配,以增强治疗效果。这一用法在古书《伤寒论》中已有记载,可见其历史悠久且疗效显著。其次,金钱草因其甘淡微寒的特性,被视为治疗湿热黄疸的要药。民间常用金钱草泡水饮用,以清热...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