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除重复和佚方外共有多少方子

《伤寒论》,古代汉医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0卷,东汉张仲景撰于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
《伤寒论》
全书10卷,共22篇,列方113首,应用药物82种.
第一卷为“辨脉法”和“平脉法”两篇,主要论述伤寒及杂病的脉、证与预后.
第二卷为“伤寒例”、“辨痓湿暍脉证”、“太阳病脉证并治上”,主要总论六经发生、发展、治疗、预后的一般规律、痓湿暍的证治.
第三卷至第六卷,主要论述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六经病的脉、证、治疗与预后.
第七卷至第十卷主要论述霍乱、阴阳易、劳复的证治及伤寒病的可汗不可汗、可吐不可吐、可下不可下等。
《伤寒论》原书曾经西晋王叔和整理编次;但在五代十国时期已经处于一线单传存亡继绝的危机状态。此书在北宋国家书府秘藏八九十年后,于嘉佑年间(1056-1063)北宋校正医书局成立,选高继冲进献本为底本,由孙奇、林亿等校定,于1065年由朝廷诏命国子监雕版刊行,名为定本《伤寒论》,结束了从汉末至宋凡八百余年传本歧出、条文错乱的局面。
金皇统四年即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刊行,有详注,逐渐取代白文本《伤寒论》,白文本南宋未再翻刻,至元代,白文本《伤寒论》除少数藏书家偶有其书外,社会上已无该书。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江苏常熟藏书家赵开美偶然得到北宋刻本《伤寒论》十卷,请优秀刻工将此书收刻于《仲景全书》中。北宋原刻本旋即丢失,现今仍在留存的只有赵开美本。赵开美本逼真宋版,后世尊称赵开美本为宋本伤寒论。赵开美本今存五部。《伤寒论》在国外亦有广泛影响。
除此之外,其他还有《唐本伤寒论》(唐孙思邈)、《宋本伤寒论》(宋高继冲)、《金本注解伤寒论》(金成无已)、《宋本伤寒论》(明赵开美)、《康治本伤寒论》(日本)、《康平本伤寒论》(日本)、《桂林本伤寒论》、《敦煌本伤寒论》(残卷)等版本。2015-11-26
mcxzy 阅读 67 次 更新于 2025-04-05 05:46:0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伤寒论》是东汉张仲景在公元3世纪初撰写的一部关于外感病治疗规律的经典著作。2.全书共10卷,22篇,列方113首,应用药物82种。3.第一卷主要论述伤寒及杂病的脉、证与辩首预后。4.第二卷主要总论六经发生、发展、治疗、预后的一般规律、痓湿暍的证治。5.第三卷至第六卷主要论述太阳、阳明、...

  • 《伤寒论》全书10卷,共22篇,列方113首,应用药物82种.第一卷为“辨脉法”和“平脉法”两篇,主要论述伤寒及杂病的脉、证与预后.第二卷为“伤寒例”、“辨痓湿暍脉证”、“太阳病脉证并治上”,主要总论六经发生、发展、治疗、预后的一般规律、痓湿暍的证治.第三卷至第六卷,主要论述太阳...

  • 《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重复运用37方。实际《伤寒论》、《金匮要略》(前22篇)共载正方258方,附方23方。

  •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则主要论述汤方的辨治,总计载方377首。 《伤寒杂病论》经方组方谨严,配比合理,药简力专,出神入化,方证病机针对性强,思路缜密而又圆机活法,久经临证考验而疗效不衰,且经得起临床重复验证,是足堪师法的千古名方。 五是经方除《伤寒论》《金匮要略》方外,还应当包括《小品方》及《深...

  • 书中收载临床各科医方283首, 还记述有汤、丸、散等剂型。在《汉书·艺文志》中载有经方十一家,其中除有大量当时医家的经验方外,还有方剂专著《汤液经法》,对方剂理论进行了初步总结。汉代的《神农本草经》中已有关于如何选择剂型的理论。张仲景的《伤寒论》载方113首,《金匮要略》载方262首,...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