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答:什么是“脾胃”?如何预防脾胃疾病

专家解答:什么是“脾胃”?如何预防脾胃疾病!

“脾胃”是中医的定义,在西医中,把脾胃分开的定义为“脾”和“胃”,只是身体的器官,而中医把脾胃,甚至整个的消化系统,就是从口腔下至肛门这一块,都归“脾胃”之中,所以一些胃肠疾病,像大便糖泄,或者口腔疾病,比如口臭之类的,都与脾胃有关!所以,想要预防脾胃疾病,健脾养胃,一定要做好预防措施,!今天,马洪进医生,教你4件事,预防脾胃疾患!

1. 要多唱歌

想要保养脾胃,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中,多唱歌,因为唱歌的时候,口腔带动肺部呼吸,可以锻炼肺活量,增加人体的呼吸量,这样就能在呼吸中吸入更多的氧气,保证大脑和身体的供养充足,不生病,同时,唱歌的时候,可以采用腹式呼吸法,锻炼腹部,刺激胃肠运动,缓解便秘的情况!所以,非常简单的健脾胃方法:唱歌,可以收藏了!

2. 要多运动

脾胃不好,会出现便秘,腹胀的情况,所以中医讲“按摩腹部”,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但是除了腹部按摩之外,经常运动,也可以达到这个效果,特别是像跳舞,太极这样的运动,非常适合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容易积食的人!不过,运动的时候也要注意,适量的运动,不要进行剧烈的,高强度运动,否则会对心肺造成负担,影响身心 健康 !

3. 要多笑要潇洒,不纠结

中医认为“情志不畅”,一定会引起经络瘀滞,五脏六腑不舒,这样的问题长久得不到解决,就会伤脾,导致脾虚,运化失常,出现脾胃疾患,所以想要养胃健脾,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少纠结,多笑一笑,每天开开心心,气血通畅,脾胃运行正常,才能身体 健康 。而每天郁郁寡欢,焦虑,就会出现气血瘀堵,胀气的情况!

4. 规律饮食

脾胃问题,在很多的情况下,是属于饮食问题的,特别是胃,每日运化水谷精微,很容易受到刺激!胃部有4怕:怕生冷;怕辛辣;怕过多;怕生气!所以想要脾胃 健康 不生病,日常一定要做到规律饮食,定时定量 ,不暴饮暴食,不吃生冷刺激食物。除此之外,还可以多吃一些健脾胃的食物,比如山药,胡萝卜等等!2022-08-19
mcxzy 阅读 22 次 更新于 2025-04-17 21:51:3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专家解答:什么是“脾胃”?如何预防脾胃疾病!“脾胃”是中医的定义,在西医中,把脾胃分开的定义为“脾”和“胃”,只是身体的器官,而中医把脾胃,甚至整个的消化系统,就是从口腔下至肛门这一块,都归“脾胃”之中,所以一些胃肠疾病,像大便糖泄,或者口腔疾病,比如口臭之类的,都与脾胃有关!所...

  • 实际上,脾就是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运输的功能:饮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转输,是在脾胃、肝胆、大小肠等多个脏腑共同参与下的一个复杂的生理活动,其中脾起主导作用:脾的运化功能主要依赖脾气升清和脾阳温煦的作用:脾宜升则健。“人纳水谷,脾气化而上升”(《医学三字经·附录·脏腑》),“脾升而善磨...

  • 脾胃居于人体中焦,脾主升、胃主降,如果脾胃功能较弱,会影响到位于中焦的心脏。引起脾胃湿热的食物 中医认为,过量食用肉等肥甘厚味的食物,易聚湿生痰,酿热;过食咸的食物,会对人体骨骼、肌肉、心脏产生不良影响;过食甜的食物易导致中焦满滞、气上溢,引发胸闷;过食辛辣食物容易脾胃湿热。专家...

  • 首先,控制饮食是关键。暴饮暴食是脾胃失调的常见诱因,因此,保持饮食的均衡与适量至关重要。避免过量进食,注意营养搭配,让脾胃得到适当的休息与恢复。其次,用餐时应专心致志。分心用餐容易导致消化不良,给肠胃带来负担。因此,在进食时,尽量将注意力集中在食物上,享受用餐的过程,这不仅有助于消化,...

  • 1、面色发黄 这是脾虚或者湿的一个表现,而湿是由脾来运化的,所以面色发黄,从中医来讲大部分是脾的问题。2、眼圈发黑 从中医来讲,眼圈归脾胃所主,当脾胃功能不好的时候,我们就会出现黑眼圈,所以这是脾胃有问题的一个表现。3、鼻头暗淡或发红 这也是脾虚的表现。如果你去摸鼻子正中间这块,就会...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