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泻汤的基本信息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原文】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组成】泽泻5两(15克)白术2两(6克)【用法】上药二味,以水300毫升,煮取150毫升,分温再服。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异名】泄热泽泻汤(《圣济总录》卷五十四)。【组成】泽泻半夏柴胡生姜各9克 地骨皮15克 石膏24克 竹叶15克 莼心15克 茯苓人参各6克 甘草 桂心各3克【用法】上药十二味,哎咀。以水12升,煮取3.6升,分五次服(一云水6升煮取1.8升,分三次服)。【功用】通脉泻热。【主治】上焦有热,食后出汗,面、背、身中皆热,名日漏气。 《圣济总录》卷一一五【组成】泽泻45克 熟干地黄(焙)60克 五味子 丹参 玄参 防风(去叉) 桂(去粗皮) 人参 当归(切,焙)各45克 白茯苓(去黑皮) 石斛(去根) 地骨皮各60克 磁石(煅,醋淬七遍)90克 牛膝(去苗,酒浸,切,焙) 甘草(炙) 黄耆(锉) 菖蒲(米泔浸一宿,锉,焙)各45克【用法】上药十七味,粗捣筛。每服30克,先以水600毫升,加羊肾1只,煮取汁200毫升,去羊肾下药,入生姜一枣大(拍碎),大枣3枚(去核>,同煎至150毫升,去滓,食前温服。【主治】肾间有水,耳聋,经年不愈。 《圣济总录》卷八十五【组成】泽泻半两,桂(去粗皮)3分,白术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甘草(炙,锉)1两,牛膝(酒浸,切,焙)半两,干姜(炮)半两,杜仲(去粗皮,锉,炒)3分。【主治】五种腰痛。【用法】上为粗散。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空心日午、夜卧温服。 《圣济总录》卷一一二【组成】泽泻1两,升麻1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研)1两,决明子(微炒)1两,大黄(锉,炒)1两,黄芩(去黑心)1两,甘草(炙)1两,枳实(去瓤,麸炒)1两,芍药1两,栀子仁半两,人参半两,赤茯苓(去黑皮)半两,黄柏(去粗皮)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白术半两,柴胡(去苗)4两,桑根白皮(锉,炙)2两,青葙子1两。【主治】肝脏热冲目赤,瞻视漠漠,积年青盲不见物。【用法】上为粗末。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半分(拍破),同煎至1盏,去滓,入芒消半钱匕,放温,食后、临卧服,1日2次。 《圣济总录》卷六十七【组成】泽泻1两,细辛(去苗叶)1两,续断1两,秦艽(去苗土)1两,山芋1两,黄耆(锉)1两,防风(去叉)1两半,五味子1两半,生姜(切,焙)1两半。 【主治】气虚,手足厥逆,三焦不顺。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3钱匕,水1盏,加大枣1枚(去核),同煎至7分,去滓,空心、临卧各1服。

2016-05-27
mcxzy 阅读 20 次 更新于 2025-04-20 03:42:0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中记载,心下有支饮,导致人们苦于冒眩,泽泻汤可以主治这种症状。泽泻和白术是泽泻汤的主要成分,按照一定的比例配伍,用水煎煮后分两次温服。2. 在《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中,泽泻汤又名泄热泽泻汤。它的主要成分包括泽泻、半夏、柴胡、生姜、地骨皮、石膏、竹叶、莼心...

  • 【组成】泽泻5两(15克)白术2两(6克)【用法】上药二味,以水300毫升,煮取150毫升,分温再服。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异名】泄热泽泻汤(《圣济总录》卷五十四)。【组成】泽泻半夏柴胡生姜各9克 地骨皮15克 石膏24克 竹叶15克 莼心15克 茯苓人参各6克 甘草 桂心各3克【用法】上药十二...

  • 茯苓泽泻汤剂的治疗理念在于补益气血,以增强体质和促进脾胃功能,同时化湿利水,以解决体内湿气过重的问题。其核心在于,当体内气血亏虚,特别是血去阴伤,导致肾水不足,肾火偏旺,水火失衡时,可能会引发木燥火发、子母两伤的后果。同时,肝火过旺会影响脾土,使得脾土难以制水,水湿便会在体内积聚。

  • 药理作用1.降血脂作用泽泻的脂溶性部分对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兔有明显的降胆固醇作用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临床应用还发现,泽泻于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的同时,亦降低甘油三酯,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的比率。这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无疑是有利的。2.抗脂肪肝作用泽泻可使饲以胆固...

  • 在湿盛泄泻的治疗中,泽泻可以与茯苓、白术等药物协同作用。对于因痰饮阻滞胸膈引发的头晕目眩,泽泻可与苍术一起,形成泽泻汤,以缓解症状。对于湿热下注引起的带下淋证、白浊等问题,泽泻与薏仁、土茯苓等药材联合使用,能有效改善。在肾阴不足、虚火过旺的情况下,泽泻能通过泻肾火,与地黄、山药、山...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