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阴两虚证的常见证型

临床表现:咳嗽痰少,或痰稀,咳声低弱,气短喘促,神疲乏力,面色晄白,形瘦恶风,自汗或盗汗,口干少饮,舌质红或淡,脉细弱。治法:益气养阴。方剂:生脉散合百合固金汤加减。常用中药:人参、麦冬、五味子、生地、熟地、玄参、当归、芍药、百合、麦冬、甘草、桔梗。 临床表现:心胸隐痛,时作时休,心悸气短,动则益甚,伴倦怠乏力,声息低微,面色晄白,易汗出,舌质淡红,舌体胖且边有齿痕,苔薄白,脉虚细缓或结代。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脉。方剂: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加减。常用中药:人参、黄芪、炙甘草、肉桂、麦冬、玉竹、五味子、丹参、当归。

2016-05-30
中医实践技能图解-第2篇-第2章 中医外科常见病04脱疽02寒湿阻络证、血脉瘀阻证、湿热毒盛证、热毒伤阴、气阴两虚

2021-03-26
mcxzy 阅读 23 次 更新于 2024-11-16 02:28:2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气阴两伤.常见于热性病过程中,热在气分,汗出不彻,久而伤及气阴;或热盛耗伤津液,气随液脱;或温热病后期及内伤杂病,真阴亏损,元气大伤.也可见于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症见口渴,气短等.治宜益气生津养阴

  • 临床表现:心悸,自汗,神倦嗜卧,心胸憋闷疼痛,形寒肢冷,面色苍白。 治法:益气温阳。 方剂:保元汤加减。 常用中药:人参、黄芪、肉桂、甘草、生姜。 临床表现:面色萎黄,食少,形寒,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大便溏薄,肠鸣腹痛,每因受寒或饮食不慎而加剧。 治法:温中健脾。 方剂:附子理中丸加减...

  • 证候:食欲不振,面色苍白,心烦不舒,口干咽燥,神疲乏力,头晕肢乏,手足心热,小便淡黄,大便干燥;舌红、苔少,脉细数。治则:健脾益气,养阴和胃。主方:参苓白术散合益胃汤或沙参麦冬汤加减。方药:太子参、炙黄芪、山药、玉竹、麦冬、石斛、荷叶、佛手、桔梗、炙甘草。每日1剂,水煎分...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