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有什么原理?

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的疗法。
拔罐取材方便、制作简单、轻便耐用、便于携带、经济实惠、不易破碎;竹罐吸附力大,不仅可以用于肩背等肌肉丰满之处,而且应用于腕、踝、足背、手背、肩颈等皮薄肉少的部位,与小口径玻璃罐比较,吸附力具有明显优势;另外,竹罐疗法在应用时可放于煮沸的药液中煎煮后吸拔于腧穴或体表,即可通过负压改善局部血液循化,又可借助药液的渗透起到局部熏蒸作用,形成双重功效,加强治疗作用。

扩展资料
中国有关拔罐的记载最早出现在西汉,且仅是作为一种普通的手术方式。直到唐代的《外台秘要方》才正式把拔罐当做一种疗法来记述。而中医典籍中也并没有将拔罐纳入传统的医疗体系中。
在西方古医学中,拔罐被叫做杯吸,巴比伦的医生日记上就出现了健康神尼努塔或阿达尔手持杯吸术器械的形象。牛角杯、玻璃杯在都曾是杯吸的主要工具,19世纪则出现了注射器与吸杯相结合的新式器具。日本、印度也有拔吸式疗法的记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拔火罐
2022-11-17
mcxzy 阅读 7 次 更新于 2025-04-06 03:44:4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机械刺激原理 拔罐通过罐体的负压吸引,对局部皮肤及肌肉产生刺激,使肌肉和筋膜得到拉伸,这种刺激有助于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2. 负压效应原理 拔罐时,罐内形成一定的负压,使罐体吸附在皮肤上,造成皮肤和肌肉受到刺激和牵拉。这种负压有助于疏通经络,使气血流畅,达到祛风散寒、消肿止痛的效果。

  • 拔罐是一种以罐为工具,通过燃烧、抽气等方式形成负压,吸附在皮肤表面的疗法。其主要原理在于利用负压吸附产生的刺激作用,对人体局部产生一定的物理刺激和负压效应,从而调整和改善身体的功能状态。详细解释:1. 负压吸附原理:拔罐通过罐内空气抽出形成的负压状态,吸附在皮肤表面。这种吸附产生的刺激能够激...

  • 拔火罐的原理是通过在罐内燃烧纸捻或酒精棉,排出火罐内的空气,形成负压状态,随后吸附在体表的穴位或病变部位。这一过程使皮肤充血,腠理张开,温热之气透入体内,有助于排出风寒湿等邪气,达到解表散寒、舒经通络、活血化瘀、祛风除湿、解毒排脓的效果。现代医学亦证实,拔火罐能刺激免疫功能、加速血液...

  • 拔罐的原理 拔罐是利用燃烧消耗罐内氧气,形成负压,进而吸附在皮肤表面,造成皮肤和肌肉受到刺激和拔提的一种疗法。这种疗法能够帮助疏通经络,促进气血流通,对缓解肌肉紧张、舒缓疼痛有良好的效果。拔罐的操作过程 操作拔罐时,通常会在罐内点燃火源,迅速将罐内的氧气消耗掉。待罐内缺氧时迅速将火熄灭并...

  • 拔火罐,这一古老而独特的疗法,通过火罐的负压效应,作用于人体失衡的肌体。它并非简单的物理刺激,而是旨在人为地打破肌体(或局部)的平衡状态,激发机体自我调整与修复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火罐的负压作用于皮肤表面,形成微小的创伤。这种创伤激活了身体的自我防御机制,促进了血液循环,增强了免疫系统...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