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是根据什么原理的

拔火罐是一种充血疗法,利用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紧吸在施治部位,造成充血现象,从而产生治疗作用,中国人称它为淤血疗法。由于这种方法简便易行、效果明显,所以在民间历代沿袭,至今不衰,连一些外国人也颇感兴趣。

——感谢您对中医拔罐的支持和关注!
——中国好轻松健康团队。2010-10-08
1、中医上拔火罐的原理:

中医认为拔罐可以开泄腠理、扶正祛邪。 疾病是由致病因素引起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人体气机升降失常,脏腑气血功能紊乱所致。当人体受到风、寒、暑、湿、燥、火、毒、外伤的侵袭或内伤情志后,即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病理产物,如淤血、气郁、痰涎、宿食、水浊、邪火等,这些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子,通过经络和腧穴走窜机体,逆乱气机,滞留脏腑;淤阻经脉,最终导致种种病症。拔罐产生的真空负压有一种较强的吸拔之力,其吸拔力作用在经络穴位上,可将毛孔吸开并使皮肤充血,使体内的病理产物从皮肤毛孔中吸出体外,从而使经络气血得以疏通,使脏腑功能得以调整,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中医认为拔罐可以疏通经络,调整气血。经络有“行气血,营阴阳,儒筋骨,利关节”的生理功能,如经络不通则经气不畅,经血滞行,可出现皮、肉、筋、脉及关节失养而萎缩、不利,或血脉不荣、六腑不运等。通过拔罐对皮肤、毛孔、经络、穴位的吸拔作用,可以引导营卫之气始行输布,鼓动经脉气血,儒养脏腑组织器官,温煦皮毛,同时使虚衰的脏腑机能得以振奋,畅通经络,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使气血得以调整,从而达到健身祛病疗疾的目的。

2、西医上拔火罐的原理

现代医学认为,拔罐治疗时罐内形成的负压作用,使局部毛细血管充血甚至破裂,红细胞破裂,表皮淤血,出现自家溶血现象,随即产生一种组胺和类组胺的物质,随体液周流全身,刺激各个器官,增强其功能活动,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现代医学认为,拔罐负压的刺激,能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充血状态,加强新陈代谢,改变局部组织营养状态,增强血管壁通透性及白细胞吞噬活动,增强机体体能及人体免疫能力。 现代医学认为,拔罐内压对局部部位的吸拔,能加速血液及淋巴液循环,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促进。加快肌肉和脏器对代谢产物的消除排泄。2010-10-06
拔罐可以缓解疾病,它的原理你知道吗,听听专家怎么说

2020-12-08
拔罐的原理是以罐作为工具,利用燃抄烧产生的热力排除罐内的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于应拔部位的皮肤表面,产生刺激,造成皮肤淤血、充血现象,促使经络通畅、气血旺盛,具有活血行气、止痛消肿、散寒、除湿、散结拔毒、退热等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拔罐法适用于风湿痹痛、腹痛、消化不良、头痛、高血压、感冒、咳嗽、腰背痛、月经病、软组织损伤、目赤肿痛、麦粒肿、丹毒等,尤其对小儿患者更为适用。2020-05-28
首先是负压原理,将酒精将着将罐中空气加压散出,然后扣在人皮肤上,罐子慢凉了,罐内空气凉下来,压力低于外界气压,产生吸力,吸住皮肤。

靠这种吸力作用于一定区域,如穴位,经络等,中医讲究五脏六腑在体表有经络传输和开口的穴位。通过这些特定的地方刺激,纠正五脏六腑的功能,产生治病作用,2010-10-06
mcxzy 阅读 16 次 更新于 2025-04-06 03:47:3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机械刺激原理 拔罐通过罐体的负压吸引,对局部皮肤及肌肉产生刺激,使肌肉和筋膜得到拉伸,这种刺激有助于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2. 负压效应原理 拔罐时,罐内形成一定的负压,使罐体吸附在皮肤上,造成皮肤和肌肉受到刺激和牵拉。这种负压有助于疏通经络,使气血流畅,达到祛风散寒、消肿止痛的效果。

  • 答案:拔火罐的原理主要是基于负压和热力作用的物理原理。详细解释:负压原理:拔火罐内部的气体被抽出,使得罐内形成负压状态。由于罐体紧密吸附在皮肤上,这个负压差会紧紧地吸附在皮肤上,将皮肤紧紧牵拉,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加速血液循环。这一过程可以有效地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帮助排除体内的湿气...

  • 拔火罐的原理是通过在罐内燃烧纸捻或酒精棉,排出火罐内的空气,形成负压状态,随后吸附在体表的穴位或病变部位。这一过程使皮肤充血,腠理张开,温热之气透入体内,有助于排出风寒湿等邪气,达到解表散寒、舒经通络、活血化瘀、祛风除湿、解毒排脓的效果。现代医学亦证实,拔火罐能刺激免疫功能、加速血液...

  • 拔火罐的原理包括中医和西医两种解释。中医认为拔罐可以疏通经络,调整气血,开泄腠理,扶正祛邪。西医认为拔罐通过局部负压作用,使毛细血管充血甚至破裂,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抵抗力。拔火罐的操作方法需要注意选材、 、罐子大小以及拔罐时间。选择竹筒、陶瓷罐或玻璃罐时,要确保罐口厚滑。拔罐前,应...

  • 中医拔罐器的工作原理基于负压作用。研究表明,当罐子在皮肤上产生负压吸拔时,皮肤表面会观察到气泡的溢出,这有助于增强局部组织的气体交换过程。通过进一步的观察,我们发现负压条件会改变局部毛细血管的通透性,甚至可能导致毛细血管破裂,使得少量血液进入组织间隙,产生瘀血现象。这个过程中,红细胞受损,...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