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心肺气虚、何为心脾两虚、肺脾气虚?

心肺气虚证
定义: 指心肺两脏气虚,其机能活动减退,以心悸、咳嗽、气喘及气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证候表现: 心悸胸闷,咳嗽,气喘,气短,动则尤甚,咯痰清稀,神疲乏力,声低懒言,自汗,面色淡白,舌淡苔白,甚者可见口唇青紫,脉弱或结、代。
证候分析:
病因: 多因久病咳喘,耗伤肺气,累及于心,致心气不足;或心气不足,导致肺气虚衰;或禀赋不足,年老体虚,劳倦太过,耗伤心肺之气所致。
证候:
①若心气亏虚,鼓动无力,气机不畅,故心悸胸闷;
②肺气亏虚,肃降无权,肺气上逆,故咳嗽,气喘;
③肺气虚,宗气不足,则气短,神疲乏力;
④肺气虚,津液输布无力,水液停聚为痰,故吐痰清稀;
⑤气虚则全身机能减弱,机体供养不足,劳则耗气,故声低懒言,自汗,且活动后诸症加重。
⑥面色淡白,舌淡,苔白,脉弱等为气虚常见之征。
辩证要点: 心悸、胸闷、咳嗽、气喘与气虚症状共见。
心脾两虚证
定义: 指脾气亏虚,心血不足,以心悸怔忡、失眠多梦、食少、腹胀、便溏及气血两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证候表现: 心悸怔忡,失眠多梦,食欲不振,腹胀便溏,面色萎黄,眩晕耳鸣,神疲乏力,或见各种慢性出血,血色淡,舌淡嫩,脉弱。
证候分析:
病因: 多因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气血生化不足,心失血养;或久病失调,思虑过度,暗伤心脾;或慢性失血,气血亏耗,导致心脾气血两虚。
证候:
①脾气亏损,气血生化不足,心失所养,心神不安,则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
②头面失养,故头晕,面色萎黄;
③脾虚气弱,运化失职,水谷不化,故食欲不振而食少,腹胀,便溏;
④脾气亏虚,摄血无力,血不归经,则见各种慢性出血,血色淡;
⑤倦怠乏力,舌质淡嫩,脉弱,均为气血亏虚之征。
辩证要点: 心悸怔忡、失眠多梦、食少便溏、慢性出血与气血两虚症状共见。
肺脾气虚证
定义: 指脾肺两脏气虚,以咳嗽、气喘、食少、腹胀、便溏及气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证候表现: 久咳不止,气短而喘,咳声低微,咯痰清稀,食欲不振,腹胀便溏,面白无华,气短,神疲乏力,声低懒言,或见面浮肢肿,舌淡苔白滑,脉弱。
证候分析:
病因: 多因久病咳喘,耗伤肺气,子病及母,运化失常;或饮食劳倦,脾胃受损,土不生金,累及于肺,宣降失司所致。
证候:
①久病咳喘,肺气受损,呼吸功能减弱,宣降失职,故咳嗽气短而喘;
②脾气亏虚,运化失职,故食欲不振,腹胀便溏;
③脾肺气虚,水津不布,聚湿成痰,故咯痰清稀;
④气虚运血无力,肌肤失养,则面白无华;
⑤气虚推动无力,机能活动减退,则气短,神疲乏力,声低懒言;
⑥或脾虚水湿泛滥,则面浮肢肿。
⑦舌淡苔白滑,脉弱为脾肺气虚之征。
辩证要点: 咳嗽气喘、痰液清稀、食少便溏与气虚症状共见。
鉴别: 心肺气虚证与脾肺气虚证
相同点: 二者均可见肺气亏虚、宣降失常的表现,见咳嗽气喘、气短、咯痰清稀等症状。
不同点:
心肺气虚证: 兼见心气不足的表现,常见心悸怔忡、胸闷等症状;
脾肺气虚证: 兼见脾虚失运的表现,常见食少、腹胀、便溏等症状。
2020-11-06
mcxzy 阅读 23 次 更新于 2025-04-07 18:44:3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病因: 多因久病咳喘,耗伤肺气,累及于心,致心气不足;或心气不足,导致肺气虚衰;或禀赋不足,年老体虚,劳倦太过,耗伤心肺之气所致。证候:①若心气亏虚,鼓动无力,气机不畅,故心悸胸闷;②肺气亏虚,肃降无权,肺气上逆,故咳嗽,气喘;③肺气虚,宗气不足,则气短,神疲乏力;④肺...

  • 心肺气虚证,是指心肺两脏气虚所表现的证候。多由久病咳喘,耗伤心肺之气,或禀赋不足,年高体弱等因素引起。【临床表现】心悸咳喘,气短乏力,动则尤甚,胸闷,痰液清稀,面色晃白,头晕神疲,自汗声怯,舌淡苔白,脉沉弱或结代。【证候分析】本证以心悸咳喘与气虚证共见为辨证要点。肺主呼吸...

  • 心气虚证需与心阳虚证、心血虚证、心脾两虚证、心肺气虚证、心胆气虚证等相鉴别。心气虚证多因禀赋不足、心气素虚;年老体衰、脏气渐弱;劳倦思虑过度,耗伤心气;久病气血双亏,心气乏源;误汗、过汗、汗出过多,导致心气不足。其证属虚,病位主要在心,日久可影响肺、脾、肾功能失调,易生...

  • 心主血,脾统血,脾又为气血生化之源。故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两方面。心脾两虚:即气血两虚,脾气虚,心血虚。3.心与肝的关系 心主血,肝藏血。故心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神志方面的依存与协同。血液生化于脾,贮藏于肝,通过心而运行于全身。心行血功能正常,肝有所...

  • 而所谓的心脾两虚,即为患者饮食不当、过度劳累、精神压力过大或者是因为失血过多以及体虚等因素多引起的心脾的虚症。患者通常会引起心悸气短、头晕目眩、面色无华、神疲乏力、纳呆食少、腹胀便溏、失眠多梦、健忘、舌苔红、脉细弱的问题。临床上,对于心脾两虚的治疗,主要以补血养心、益气安神为主 黄芪...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