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阴两虚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注解 4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气阴两虚的穴位 2 治疗气阴两虚的方剂 3 治疗气阴两虚的中成药 4 气阴两虚相关药物 1 拼音 qì yīn liǎng xū
2 英文参考 deficiency of both vital energy and yi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deficiency of both qi and yi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注解
气阴两虚为证候名[1],又称气阴两伤[2][1],是指气虚和阴虚同时并见的病理变化[3] 。症见口渴、气短等。治宜益气生津养阴。

气阴两虚常见于热性病过程中,如:
①温热病耗津夺液,出现大汗、气促、烦渴、舌嫩红或干绛、脉散大或细数,有虚脱倾向者[2][1]。
②温热病后期及内伤杂病,真阴亏损,元气大伤,出现神疲形怠、少气懒言、口干咽燥、低热或潮热,或五心烦热、自汗、盗汗、舌红苔少、脉虚大或虚数者[2][1]。
③温热病,邪恋气分,汗出不彻,久而伤及气液,出现白痦,其色枯白不亮者[2][1]。
此外,亦可见于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2][1]。
42022-10-11
mcxzy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5-04-20 15:11:5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气阴两虚为证候名[1],又称气阴两伤[2][1],是指气虚和阴虚同时并见的病理变化[3] 。症见口渴、气短等。治宜益气生津养阴。气阴两虚常见于热性病过程中,如:①温热病耗津夺液,出现大汗、气促、烦渴、舌嫩红或干绛、脉散大或细数,有虚脱倾向者[2][1]。②温热病后期及内伤杂病,真阴亏...

  • 3 定义 药毒疹·气阴两虚证(drug eruptionwith qiyin deficiency pattern)是指气阴两虚,以皮疹消退,伴低热,口渴,乏力,气短,大便干,尿黄,舌质红,舌苔少,脉细数为常见症的药毒疹证候[1]。4 症状 药毒疹·气阴两虚证患者皮损消退;伴低热,口渴,乏力,气短,大便干,尿黄;舌...

  • 4 中消·气阴两虚证的症状 中消·气阴两虚证患者口渴引饮,能食与便溏并见,或饮食减少,精神不振,四肢乏力,消瘦,气短懒言,舌质淡红,苔白而干,脉弱[3][2]。5 证候分析 气阴不足,脾失健运[3]。6 中消·气阴两虚证的治疗 6.1 治法 中消·气阴两虚证治宜益...

  • 3 定义 肺痨·气阴两虚证(lung consumption with syndrome of deficiency of both qi and yin[1])是指元气不足,阴津亏损,以咳嗽气短,咯痰清稀,偶有咯血,神疲乏力,午后潮热,自汗盗汗,或食少腹胀,便溏,短气声低,面色晄白,舌红嫩,苔薄,脉弱数等为常见症的肺痨证候[2]。4 ...

  • 也可以用于治疗长期咳嗽导致的肺部疾病,或者气阴两虚证。常见干咳少痰,气短乏力,出汗,咳嗽剧烈时出汗更多,口干舌燥,脉搏跳动微弱。孙思邈简介 孙思邈(541年—682年,存在争议),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相传为楚大夫屈原的后人,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西魏大统...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