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佗论临症药方中是如何治牙痛的?

宜辛散,忌凉遏。
世传华先生治牙痛:一撮花椒水一蛊,细辛、白芷与防风,浓煎漱齿三更后,不怕牙痛风火虫。实则先生之医术,虽本乎仙人,其用药则由己。如宜辛散,忌凉遏,即治百般牙痛之秘诀也。故知治病不必拘定汤药,盖汤药可伪造,可以假托,且当视其病之重轻,人之虚实,时之寒燠,而增减之。故有病同药同,而效与不效异。医者于此,宜知所酌夺矣。2019-02-03
mcxzy 阅读 9 次 更新于 2025-04-10 16:48:4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刮骨,肉,骨,理筋,补筋。按《襄阳府志》:关羽镇襄阳,与曹仁相拒,中流矢,矢镞入骨。先生为之刮骨去毒,出血理筋,创果愈。盖即本此二语,而见之于实事也。若治毒不敢刮,必致毒气蔓延;见筋不敢理,必致筋肉短缩,其害无穷。凡为医者,宜熟悉此二语,勿见筋骨而胆怯,只求刮理得法,...

  • 按:肾水愈不足,相火愈妄动,故患虚损者,愈喜近女色。致女欲拒而不能,非腰痛如割,则粘汗如流,此症先生且无方,仙且无术,人其鉴之。

  • 按: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疾则大肠之力不足,故便不畅,或便后失力,上无感,下不应也。若大肠过疾,则肺之鼓动力受阻,故气常不舒,或增咳嗽。干不强,枝亦弱也。先生治咳嗽,而用吐剂,知其化脓毒,侵于腠理耳。视若甚奇,实则无奇也。

  • 按肢烦口干,不欲闻声,热症也。医者遇此症,决不敢日热食,多主用凉剂。然一用凉剂,便起搐搦,却无啼泣之状,缘先生进热食,故有啼泣状耳。余昔遇此症,常用热表剂,见汗涔涔而愈,益信先生言之不诬。窃怪世之治此症者,不能决其愈不愈,死不死。观于先生之治法,可以知所从事矣。

  • 后灸愈,灸处夹背一寸上下行,端直均调,如引绳也。按:先生以四言为主要,知药所不及,乃易之以灸。人谓灸不难,得穴难。杂谓得穴非难,因有图可按。体格部位可稽也。惟病之应灸与否,又灸从何起,迄何止。有胆有识,斯诚难耳。先生之享大名于后世也,即此胆与识为基也。

美好纯真时代分享中医药学教程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