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脉气血流注顺序2—手阳明大肠经篇

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经脉又分为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十二正经对应十二脏腑,经脉气血像人体气血一样有一定的流注顺序。
上节给大家讲了手太阴肺经的循行路线图,本节继续带大家了解一下,手阳明大肠经的气血流注的循行路线。
手阳明大肠经
【概括】 :大肠经上接肺经于手食指末端桡侧(商阳穴),下接胃经胃经于鼻翼旁,大肠经对应十二地支是卯,对应十二时辰是(05—07时),即每日卯时,大肠经当令,人体浊气下降,清阳上升,此时排便为降浊,浊气降、清气升,一天才能精神气爽,为 健康 之要。即卯时宜起床、宜排便。
【经脉循行】 :起于食指之端桡侧(商阳穴),沿着食指桡侧(外侧),经第1.2掌骨间(合谷穴),上行至肘部外侧(曲池穴),再行至肩峰前(肩髃穴),向上循行至背部,与诸阳经交于大椎穴,再向前入缺盆(胸部)络于肺,下行穿过膈肌,至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行入下齿,又返回上口唇,交于人中(水沟穴),止于对侧鼻子旁(迎香穴)。
【大肠经不通的症状】 :压痛、头痛、腹痛、便秘、有宿便等。
【常用穴位】
1、商阳穴—热病、昏迷、咽喉肿痛、等,宜浅刺0.1寸,或点刺放血。
2、合谷穴—发热、牙痛、调经、腹痛、便秘等,为止痛要穴。
3、手三里—为治疗腰背两旁疼痛的特效穴。
3、曲池穴—泄热要穴;高血压首选穴
4、肩髃穴—肩膀痛要穴
5、迎香穴—鼻塞流涕等鼻病,胆道蛔虫病,配印堂穴为治疗腰背正中疼痛的特效穴。
十二经脉气血流注顺序1—手太阴肺经篇
治疗鼻炎的特效穴位
温肾养肾的8种常见中草药
治疗妇科疾病的特效穴
人体的脏腑气血、筋脉骨髓所汇集的“八大穴”
人体自带的“降血压”急救箱
润肺的8种中药
治疗肾虚疾病的特效穴、董氏奇穴
口臭、口腔溃疡、牙龈肿痛有妙招
2022-07-12
mcxzy 阅读 18 次 更新于 2025-04-05 20:03:0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概括】 :大肠经上接肺经于手食指末端桡侧(商阳穴),下接胃经胃经于鼻翼旁,大肠经对应十二地支是卯,对应十二时辰是(05—07时),即每日卯时,大肠经当令,人体浊气下降,清阳上升,此时排便为降浊,浊气降、清气升,一天才能精神气爽,为 健康 之要。即卯时宜起床、宜排便。【经脉循行】 :...

  • 在中医理论中,十二经脉的流注顺序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重要规律,它不仅揭示了经络之间的相互联系,还体现了脏腑功能的协调。从手太阴肺经开始,气血首先流注至手阳明大肠经,再通过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这一路线反映了人体消化系统的基本功能。接着,气血继续流经手少阴心经,随后通过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

  • 具体而言,十二经脉的气血流注次序如下: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每一经脉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对应的脏腑,气血在这些经脉中的流动,不仅能够保持脏腑功能的协调,还...

  • 1. 阴经与阳经交接:四肢部位的阴经与阳经相交接,例如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交接。2. 阳经与阳经交接:手足三阳经在头面部位相交接,例如手足阳明经都通于鼻。3. 阴经与阴经交接:阴经在胸腹部位相交接,例如足太阴经与手少阴经交接于心中。三、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

  • 十二经脉是经络的主体,在人体内构成了一个传注系统,使气血通过经脉内至脏腑,外达肌表,营运全身。其流注次序是:从手太阴肺经,依次传至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再回到手太阴肺经。其...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