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与经方3——治疗心阳虚的5首方剂介绍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桂枝具有温补心阳的特殊功效。医圣张仲景首开心阳虚治疗的法门。桂枝甘草汤,就是温补心阳方剂之开山。
1.桂枝甘草汤
组成服法: 桂枝12克(去皮) ,甘草6克(炙)上药二味,以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津,顿服。
功能主治: 治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
2.桂枝加桂汤
组成服法: 桂枝15克(去皮) ,芍药9克, 生姜9克(切),甘草6克(炙),大枣12枚(擘)。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温服100毫升。
功能主治: 温阳祛寒,平冲降逆。治太阳病,误用烧针发汗,使心阳虚,下焦寒气上冲,致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胸者。
3.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组成服法:茯苓25克 , 桂枝12克(去皮) ,甘草6克(炙),大枣15枚。上四味,以甘澜水1升,先煎茯苓减至800毫升,纳诸药,煮取300毫升,去滓,温服100毫升,一日三次。
功能主治: 治伤寒发汗后,其人脐下悸,欲作奔豚者。
4.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组成服法: 桂枝1两(去皮) ,甘草2两(炙),牡蛎2两(熬),龙骨2两。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八合,日三服。
功能主治: 安神救逆。潜阳,镇惊,补心,摄精。主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心摩,失眠,遗精,阳萎。
5.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组成服法: 桂枝9克(去皮 ),甘草6克(炙),生姜9克
2022-07-08
mcxzy 阅读 23 次 更新于 2025-04-05 11:24:1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感冒早期用银翘散,多汗乏力时,加生脉饮;2、夏季合并胃肠道疾病,用葛根芩连汤、清瘟败毒饮;3、气阴两虚,用炙甘草汤,是目前治疗心肌炎最有效的经方;4、心阳虚,用桂枝龙骨牡蛎汤;5、心血瘀阻,用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物汤。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由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正为阳虚阴凝之证而设,虽多治胸满,但本证病机与之相同,故投之规效,足见仲景之方妙用无穷也。 【临床新用】 一、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减生姜易干姜,加人参15g(单煎对入),山萸肉30g,用治心阳虚衰之体。 心阳虚衰,气阴易脱,汗出肢冷,脉散或微细,法当益气复脉,回阳救逆。方取桂枝...

  • (小建中汤=桂枝汤倍芍药+麦芽糖)刚开始吃小建中汤,建议减量开始,要有个适应过程,否则会不习惯、拉肚子。芍药与桂枝分量一样:作用点在人体轮廓里面 芍药多一倍:桂枝汤往里面收,打小圈圈,在消化道里面 桂枝汤本来是一个有动能的药,可以通条血路。因此倍芍药把药性收回来的时候,...

  • 郝万山说过,一般冠心病半夜因为天气寒冷发作心绞痛,有胸闷或憋气的感觉,可以用桂枝去芍药汤,输出心阳、打通营卫。黄芪汤加生姜(小阴旦汤):黄芪+芍药+甘草+生姜+大枣 芍药把肠子松开,黄芪消炎,生姜排水——治热性肠炎下痢 (与桂枝汤小阳旦汤程式不同)桂枝 去芍 加苓术汤——苓 桂 术甘汤:...

  • 阳虚郁热痹证代表方是桂枝芍药知母汤。 气血两虚夹湿证代表方是当归芍药散。 临床中尽管疾病有很多,疾病的证型有很多,基本上都是基础方加代表方治疗。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心阴阳俱虚证代表方是炙甘草汤,炙甘草汤能不能和真武汤合在一起?炙甘草汤证心阴阳俱虚会出现水肿,水肿要辨两个方面,如果是寒就用真武汤...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