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学说,是中医学独特的预防医学理论。治未病的学术思想最早出自于《黄帝内经》之中,仲景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继承并发展了这一理论学说。“上工治未病,何也”。《金匮要略》开篇《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中仲景以整体观为指导思想,对发病、预防、病因、病机、诊断、护理等均作了原则性提示,为全篇杂病的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2016-05-25
金匮 何谓治未病?治未病的理论根据是什么
1 个回答医识问答网专题活动
1. “治未病”学说是中医学中独特的预防医学理论,其核心思想最早见于《黄帝内经》。2. 张仲景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继承并深化了“治未病”的理论。3. 《金匮要略》开篇即提出“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阐述了发病原理、预防措施、病因病机、诊断方法及护理原则等。4. 张...
治未病”学说,是中医学独特的预防医学理论。治未病的学术思想最早出自于《黄帝内经》之中,仲景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继承并发展了这一理论学说。“上工治未病,何也”。《金匮要略》开篇《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中仲景以整体观为指导思想,对发病、预防、病因、病机、诊断、护理等均作了原则性...
“治未病”的简单理解,就是在没有患病之前先要做好预防,减少疾病的发生。也可以理解成化险为安的意思。另外它还有一个意思,是指相对无病,病在早期阶段,患者没有察觉到,属于潜病未发阶段。这种也称为治未病,此时治疗就是化大为小,化难为易的。《金匮要略》卷上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中,...
该句出自《金匮要略》,是中医经典文献之一,主要阐述了疾病治疗的两种状态及其重要性。原文意思是,预防未发生的疾病是合理的做法,而治疗已经发生的疾病是现实必须要做的事情。二、解读"治未病者,理也"这句话强调了预防疾病的理念。在中医理论中,强调"上工治未病",即高明的医生会在疾病未发生之前...
后人称之为“治未病”,既包含了“既病防变”之意。目的是为了截断传变途径,防止疾病蔓延和发展。如肝病病人,开始有头昏、胸闷、胁痛、脉弦等,假使误治或失治,就会继续发展,出现倦怠、腹胀、食少、便溏等脾病的证候,这就是肝病传脾之征。如知道肝病传脾这一疾病发展机理,在肝病初始时,不使...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 《金匮要略方》一书中提到了哪些治病的思想? 3次阅读
- 驱寒祛湿最有效的方法 9次阅读
- 郑州针灸减肥哪里好 8次阅读
- 太阳穴长个大刺猴随着年龄在长怎么办 6次阅读
- 肾气虚肾阳虚,炖鸽子汤时放哪些药材最合适? 7次阅读
- 女人肾虚的药膳有哪些?女人肾虚吃什么药膳好? 3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