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金贵要略》辩证论治有哪六个基本的观点?

”的思想,在首篇中,以举例说明的形式,提出了“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观点。后人称之为“治未病”,既包含了“既病防变”之意。目的是为了截断传变途径,防止疾病蔓延和发展。如肝病病人,开始有头昏、胸闷、胁痛、脉弦等,假使误治或失治,就会继续发展,出现倦怠、腹胀、食少、便溏等脾病的证候,这就是肝病传脾之征。如知道肝病传脾这一疾病发展机理,在肝病初始时,不使泻肝而伤脾,而在治疗肝病的同时就应注意健脾(在治己病同时兼治未病),这样就可以肝病发展而传脾,否则,如不知肝病传脾之理,“不解实脾,唯治肝也”。其结果是肝病未愈,脾病又起,甚至影响其它脏腑,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造成了治疗上的困难。但应注意“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肝病传脾与否,是可以判断得到的,如果脾脏不虚,足以抵抗肝病的影响,就不实脾,如实之太过,又会影响它脏。这里主要告诉我们:在治疗时,既要解决己病脏腑的矛盾,又要解决己病脏腑与未病脏腑之间的矛盾,既要看到”肝病传脾”的普遍性,又要看到“脾旺不传”的特殊性,符合“全面看问题”的辩证思想。2020-10-16
正 《金匮要略》原与《伤寒论》合编,名《伤寒杂病论》,由东汉张仲景所撰。本书以辨证详而不繁、论治精辟、用药精专而著称于世,是一部既有基础理论的阐述,又有丰富临床经验总结的古典名著。它对后世内科杂病学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一、辨证详而不繁全书以脏腑经络为中心,以四诊为基本诊法、以八纲为纲领,对四十多个内科常见病证2020-10-16
mcxzy 阅读 7 次 更新于 2025-04-12 10:54:3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如肝病病人,开始有头昏、胸闷、胁痛、脉弦等,假使误治或失治,就会继续发展,出现倦怠、腹胀、食少、便溏等脾病的证候,这就是肝病传脾之征。如知道肝病传脾这一疾病发展机理,在肝病初始时,不使泻肝而伤脾,而在治疗肝病的同时就应注意健脾(在治己病同时兼治未病),这样就可以肝病发展而传脾,...

  • 《伤寒论》主要讲述外感病由表到里的传变过程,分六经来论述。但是由于六经辨证能很好地指导临床,对很多内伤杂病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金匮要略》主要对内伤杂病以及一些妇科妊娠胎产病进行论述。

  • 另外,也有一部分中医教材将《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列为四大经典,其中《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是张仲景的两部重要著作,分别讨论了外感病和内伤病的治疗原则,《温病条辨》则专门探讨了温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尽管关于中医四大经典的具体组成存在一些争议,但这些经典著作...

  • 6. 四季春碧返不是说的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季,而是说的孟,仲,季的季。孟,仲,季是 古人的计月的方法;孟是每四季阴历的第一个月,仲是第二个月,季是第三个月;大家都知道中秋佳节吧,就是说的秋季阴历的八月十五。7. 邪是说的虚实之邪,邪气盛则实。正气夺则虚。8. 看后明吧了吧...

  • 建安年间,他行医游历各地,亲眼目睹了各种疫病流行对百姓造成的严重后果,也借此将自己多年对伤寒症的研究付诸实践,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经验,充实和提高了理性认识。经过数十年含辛茹苦的努力,终于写成了一部名为《伤寒杂病论》的不朽之作。这是继《黄帝内经》之后,又一部最有影响的光辉医学典籍。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