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所说的望闻问切,有什么科学依据吗?

看过中医的人都知道,只要一进诊室内医生就会上下打量一番。然后坐下会号号脉。问问病情。
这就是中医诊断最常用的望闻问切,从观察病人的面色外形,到听声闻味,再通过询问和把脉。医生心中就已大致明了患者的整体情况,并且心中已有了相应的治疗措施。

而在西医学较为普及的现代,许多人对中医学的一些说法和治疗方法产生了怀疑。甚至有人觉得中医学说有类似于封建迷信,没有丝毫的科学依据来证实。
其实不然,西医诊断学中最基本的方法是视、触、叩、听、嗅。而中医里诊断最基本的方法是望、闻、问、切。这样放在一起看,是不是两者的诊断方法没有差别。同样都是先要通过医生自身的视觉观察、双手触摸、听声音、闻味道来进行诊断。只不过是说法不一,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压根没有什么大同小异的。只不过在于人的思想认知观点接纳与否。有的人信奉西医学说,有的人信奉中医学说,还有的人两者皆信,但是又半信半疑罢了。

中医学之所以能被称为祖国的传统医学,并非是无风起浪。我国最老的《黄帝内经》中有许多的健康养生知识今日来看,与现今国家大力提倡号召的健康管理学不谋而合。主导思想都是以“治未病”才能达到健康状态。

举个最明显的例子来说,全球肆虐至今的 肺炎到现在。西医治疗上许多方案都未能完全地缓解患者的疾苦,而在我国爆发初期,我国医学界采取了中、西医相结合的治疗手段,让更多的患者们免受疾病的痛苦折磨,也更快的康复。这里面就体现出了中医学的重要性,在固本培元的同时也更好地与西医相辅相成。
2021-07-18
是有科学依据的,因为在中医当中望诊是最重要的,因此望闻问切是中医最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也是一门技术。它的含金量是非常大的,甚至还可以预测微观的变化,并且中医确实是可以治疗许多疾病的,而且效果是非常好的。所以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2021-07-18
当然有依据了。我们人生病了,是可以通过神、色、形、态、舌 来进行观察的,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2021-07-18
在《黄帝内经》里面记载的非常详细,因为人在生病的时候,身体和面部出现一些变化,医生根据望闻问切做出自己的一些判断,给病人写出一些药方,达到治疗效果。2021-07-18
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可以证明这件事情。只是人们的随口一说,所以大家不应该去相信这样的事情。2021-07-18
是通过经验总结出来的,而且也会有实际的结合,同时也会有医学的凭证,而且态度比较严谨,同时都是经过试验的。2021-07-18
mcxzy 阅读 10 次 更新于 2025-04-12 10:56:5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扁鹊首次提出了望闻问切四诊法。这一套诊病方法最早记载于春秋战国时期扁鹊所著的《难经》第六十一难中。扁鹊在诊断疾病时,已经运用了全面的中医诊断技术,即后来中医界总结的望、闻、问、切四诊。当时扁鹊称之为望色、听声、写影和切脉。他擅长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来判断疾病的性质、病程的演变和预后。

  • 望闻问切是中医用语,合称四诊。最早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扁鹊所著《难经》第六十一难。扁鹊在诊视疾病中,已经应用了中医全面的诊断技术,即后来中医总结的四诊法: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当时扁鹊称它们为望色、听声、写影和切脉。他精于望色,通过望色判断病证及其病程演变和预后。扁鹊精于内、外、...

  • 而“望、闻、问、切”四种方法是指中医诊察和收集疾病有关资料的基本方法,简称四诊。下面我就一一解答四诊内容:一、望诊 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的全身和局部表现、舍象及排出物等,以收集病情资料的诊察方法。一般分全身望诊和局部望诊。全身望诊主要是望病人的神、色、形、态等整体表现,从而...

  •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学四种诊察疾病的基本方法,简称“四诊”。运用视觉观察病人全身和局部的神色形态的变化叫望诊;凭听觉和嗅觉以辨别病人的声音和气体的变化属于闻诊;了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现在症状及其与疾病有关的情况叫问诊;切按病人脉搏和按抚病人的脘腹、手足以及其它部位叫切诊。

  • 2)那么望闻问切究竟是什么呢?其实便是检查体征和了解症状,比如咳嗽,发热,头痛等等,严格来说,体征和症状是不应该分开的,都统称症状就可以了,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3)从望闻问切的过程中得到结论,这个结论是经过中医诊断三大思想: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达变。进行系统的分析后所得到的。那么什么叫做司外揣...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