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玉函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与《伤寒论》有什么关系?

《金匮玉函经》是《伤寒论》另一版本。宋代校正医书局称两书“同体而别名”。即两部书的书名不同,但内容多有相似之处。该书经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校正后,在“序言”中写道:王叔和经手整理的张仲景著作,恐怕在那竹简纸帛抄写的年代容易散失,所以又用《金匮玉函经》的书名,写了这一别本,有“宝而藏之”的意思。这部书共8卷,29篇,115方。卷一证治总例,卷二一四辨痉湿喝,辨脉和辨六经形证,卷七、八为方。但此书在南宋以后又很少见到,至清康熙年间,何焯(义门)得到善本,称此书为“医学之论语”,辗转流传至今。
2020-01-02
mcxzy 阅读 15 次 更新于 2025-04-12 10:56:5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作者首次对该书进行了详尽的校注和系列研究,揭示出《金匮玉函经》的显著特点:首先,它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伤寒学》演变、版本差异以及不同阶段特色的窗口;其次,它保持了仲景原著的“前方后证”核心理念;第三,通过原文分析,可以看出仲景是以“回顾性病案记录”方式创作;此外,字词中隐藏着东汉时代...

  • 金匮玉函经研究主要涉及多个方面,首先,引子部分概述了研究的背景和目标。校注部分详细解析了《金匮玉函经》的核心内容,包括辨证论治的各个章节,如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等,并着重分析了形证治的十个章节。《伤寒论》版本研究部分,通过历代评论、版本分类和版本比较,揭示了《伤寒论》流传的复杂性。...

  • 2、著作性质不同:《金匮玉函》是一部医书总集,共卷六十,包含分类详细、内容丰富的疾病证候及治疗方案;而《金匮要略》则是一部初级医学教材,只有三十卷,主要介绍了临床中诊断、辨证、治疗方面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内容特点不同:《金匮玉函》强调治疗上先求“因”后治“果”,即注重探究疾病成因和...

  • 在尺寸方面,金匮玉函经设计得相当便携,大小为25.6厘米 x 18.2厘米 x 1.4厘米,方便读者随身携带,随时随地研读。它的重量约为422克,轻巧而不失分量,体现出作者对内容丰富度与阅读体验的平衡考量。如果你对中医古籍或金匮玉函经感兴趣,这本书的ASIN号B00267IBOW将是你的理想选择,它将带你深入...

  • 宋朝翰林学士王洙在馆阁中偶然发现张仲景的《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内容上分为伤寒、杂病、方剂及妇人病四部分。此书曾被王洙抄录并传于士流中,但数量不多。对于方证对应使用于人,其效果显著。然而,有时存在有证无方或有方无证的情况,对疾患的救治和疾病的治疗可能存在不全。国家诏令儒臣校正...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