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怎么切诊

切诊是指医生用手指触按病人的动脉搏动,以探查脉象,从而了解病情的一种诊断方法。
  切脉的部位可分为遍诊法、三部诊法、寸口诊法三种,其中常用的是寸口诊法和。寸口位于两手腕后桡动脉搏起动处,分为寸、关、尺三部。掌后高骨处为关,关前为寸,关后为尺。寸口脉可分候脏腑之气,左寸候心,小肠;左关候肝、胆;左尺候肾、膀胱;右寸候肺,右关候脾、胃
;右尺候肾。
  切脉应注意时间、姿势、指法。时间应选在清晨病人未活动时,若病人活动,应休息15分钟左右再进行脉诊。病人可坐位或卧位,手臂伸平,手心向上,使手臂与心脏接近于同一水平。切诊时,三指要同时切脉,用力要平衡,由轻到重,分为浮取、中取、沉取三种指力。诊脉时间应不少于1分钟。
  健康人脉象应为一次呼吸跳4次,寸关尺三部有脉,脉不浮不沉,和缓有力,尺脉沉取应有力。常见病脉有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实脉、滑脉、洪脉、细脉、弦脉等。2020-02-03
mcxzy 阅读 22 次 更新于 2025-04-06 14:13:3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切诊是一种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主要包含脉诊和按诊两部分。脉诊,作为切诊的重头戏,以“寸口脉”为诊察部位,通过三指定位,分别按压寸、关、尺三部,以辨识脉象的浮沉、迟速、虚实、洪细、滑涩、濡弦紧以及代结促等特征,为医生提供病情的重要线索。切脉需先让病人稍作休息,保持气血平稳,采取...

  • 切诊,一种通过触摸病人脉搏及身体其他部位来诊断疾病的方法,分为脉诊与按诊两部分。脉诊历史悠久,其诊脉部位经历了从头、手、足三部的遍诊法到颈部的人迎、双上肢的寸口和双足背的趺阳三脉的三部诊法,再到目前广泛使用的寸口诊法。在寸口诊法中,左寸脉候心,右寸脉候肺,左关脉候肝胆,右关脉...

  • 切诊,即中医诊断中的一种独特手法,主要通过手指按压并观察病人动脉的变化,以探查其内在的病情,也称作诊脉或切脉。脉,被视为血液的通道,它贯穿全身,连接着五脏六腑的气血运行。当人体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气血的正常循环会受到影响,进而导致脉搏的相应变化。医生通过感知脉搏的位置深浅、搏动的速度与强...

  • 中医的切诊是一种通过手指触按病人的动脉搏动,探查脉象,以了解病情的诊断方法。在实践中,医生需要在病人未活动的状态下进行切诊,一般选择清晨,病人坐位或卧位,手臂伸平,手心向上,手臂与心脏接近同一水平。切诊时,医生需三指同时切脉,由轻到重,分为浮取、中取、沉取三种指力,诊脉时间不少于1...

  • 切诊,即通过触按病人脉象,是中医四诊之一。此法旨在了解病情,通过察脉来判断脏腑功能状态和气血津液的虚实。正常情况下,脉象应是均匀有力,不浮不沉,节律一致。《内经》和《难经》中已有脉诊辨证的基础记载,但对脉证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不深,需要理解气血津液与五脏功能的关系。脉象变化受心脏、脉络...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