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气虚简介

气虚指气的虚衰不足。统指脏腑正气虚弱。由劳倦内伤或重病、久病后元气不足,脏腑组织功能低下,出现抗病力减弱的病理变化。《景岳全书·传忠录》:“如心气虚则神有不明,肺气虚则治节有不行,脾气虚则食饮不能健,肝气虚则魂怯而不平,肾气虚则阳道衰而精少志屈,胃气虚则仓廪匮而并及诸经,三焦虚则上中下俱失其职,命门虚则精气神总属无根。凡此者,何非气虚之类?”但肺主气,脾为化生气血之源,肾为元气之根本,故气虚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尤为密切。《黄帝内经素问·通评虚实论》:“气虚者,肺虚也。”《杂病源流犀烛·虚损痨瘵源流》:“气虚者,脾肺二经虚也。或饮食,或劳倦,气衰火旺,四肢困热,无气以动,懒于言语,动作喘乏,自汗心烦,必温补中气。”《东医宝鉴·杂病篇》:“夫肾虚为病,不能纳诸气以归元。……肺出气也,肾纳气也,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藏。凡咳嗽暴重,动引百骸,自觉气从脐下逆奔而上,此肾虚不能收气也,当以补骨脂安肾丸主之。”

1.肺气虚;2.重病之后,元气未复;3.脾肺气衰。

详见百科词条:气虚 [ 最后修订于2018/5/22 3:32:24 共1459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2022-10-29
mcxzy 阅读 7 次 更新于 2024-07-07 00:19:0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气虚指气的虚衰不足。统指脏腑正气虚弱。由劳倦内伤或重病、久病后元气不足,脏腑组织功能低下,出现抗病力减弱的病理变化。《景岳全书·传忠录》:“如心气虚则神有不明,肺气虚则治节有不行,脾气虚则食饮不能健,肝气虚则魂怯而不平,肾气虚则阳道衰而精少志屈,胃气虚则仓廪匮而并及诸经,...

  • 心虚泛指心之阴、阳、气、血不足的各种病证。一般症状为心悸,心痛,怔忡,气短,健忘,易惊,心中闷闷不乐,睡卧不安,面色不华,自汗,盗汗,肢麻,舌淡胖嫩,或嫩红,脉虚或促或结或代。参见心气虚、心血虚、心阳虚、心阴虚:心气虚为证候名。心气虚弱所致的证候。由老年脏气日衰,汗、下太...

  • 《诸病源候论·五脏六腑病诸候》:“脾气不足,则四肢不用,后泄,食不化,呕逆,腹胀肠鸣,是为脾气之虚也。”4 脾气虚之脾失健运证 脾失健运指脾脏运化功能失常。脾主运化,脾阳虚则运化失职,轻则出现腹胀纳呆、肠鸣、泄泻等症。久则面黄肌瘦、四肢无力;若水湿困阻则四肢浮肿,或成痰...

  • 包括:1.肾阴肾阳之气俱虚;2.肾阳虚。4 肾阴肾阳之气俱虚·肾气虚 肾气虚指肾阴肾阳之气俱虚[3] 。多由肾阳素亏、劳累过度、房事不节或久病失养所致。症见滑精早泄、尿后余沥、小便频数而清,甚则不禁、腰脊酸软、听力减退、短气、四肢不温、面色少华、舌淡苔白、脉细弱。治以补肾为主...

  • 指呼吸微弱短促,言语无力。可由脏气虚弱或水饮内聚所致。《诸病源候论·少气候》:“所由藏气不足故也。肺主于气而通呼吸,藏气不足,则呼吸微弱而少气。胸痛少气者,水在藏府,水者阴气,阴气在内,故少气。”亦有因痰气、食积内阻所致者。《䱐溪医述·病症辨异》:“少气者,气少...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