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是什么?

脾虚主要是指脾气虚。中医上认为脾主运化,主要包括运化食物和运化水液。运化食物主要是指平时吃的食物都要通过脾的运化功能,从而使它转化为精气、血、津液这样的一些精微物质,从而达到滋养全身的目的。如果脾气虚弱,就不能很好的完成运化食物的功能,就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和水谷精微的吸收,就会出现肚子胀、大便稀、饮食少、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这样的一些症状。另外,脾主运化水液,脾居中焦,为水液升降的枢纽,它可以使清纯的物质上升,厚重的物质下降,从而达到维持水液代谢平衡的目的。如果脾气虚弱,运化水液的功能失常,就会导致水液在体内停聚,而产生水湿痰饮这样的一些病理产物,就会导致肢体浮肿,或者是可见性形体肥胖这样的一些症状。总的来说,脾虚就会引起肚子胀、饮食少、大便稀、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或者肥胖、浮肿、舌淡、苔白、脉弱这样的一些临床症状。2022-04-08
泛指因脾气虚损引起的一系列脾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现象及病证。 分为脾气虚、脾阳虚、脾虚气陷,脾不统血四种证型。西医是指涉及到消化吸收、水盐代谢、能量转化、血液、神经、内分泌、免疫等多系统、多器官系统功能降低的综合表现,其中以消化道的病理改变和功能障碍为主。2022-04-08
通俗不严谨的讲,
胃是粗工厂,负责加工食物,让食物好细化
脾是精细工厂,对细化好的食物进行精加工,
脾虚就是精加工的能力出现了问题,导致身体精微物质不足,供给不足。2022-04-08
脾虚是一组能够比较集中地反映“脾”的各种生理功能不足表现的综合症侯群,可见于多系统、多病种之中,是临床中常见的症状之一。治疗方式中常以中医治疗为主,中药和针灸结合疗效佳,预后良好。2022-04-08
脾虚,为中医名词术语。泛指因脾气虚损引起的一系列脾脏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现象及病证。包括脾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等证型。2022-04-08
泛指因脾气虚损引起的一系列脾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现象及病证。 分为脾气虚、脾阳虚、脾虚气陷,脾不统血四种证型。西医是指涉及到消化吸收、水盐代谢、能量转化、血液、神经、内分泌、免疫等多系统、多器官系统功能降低的综合表现,其中以消化道的病理改变和功能障碍为主。2022-04-08
脾虚,为中医名词术语。泛指因脾气虚损引起的一系列脾脏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现象及病证。包括脾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等证型。多因饮食失调.劳逸失度,或久病体虚所引起。脾有运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输布水液以及统摄血液等2022-04-08
mcxzy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5-04-14 13:48:2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医中的“脾虚”是指脾功能失调、功能减退、气血运输不足的一种状态。以下是关于脾虚的详细解释:一、脾虚的中医医学概念 脾主运化:在中医理论中,脾是人体消化、吸收、运输营养物质的重要器官之一。它负责将食物转化为水谷精微,并将这些精微物质运输到全身各处,以供身体各器官使用。脾虚定义:当脾的...

  • 脾虚是指人体脾脏功能失调、脾气虚弱的一种中医概念。脾虚容易导致面色萎黄、食欲不振、精神状态不佳等症状。那么,脾虚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脾虚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1、饮食不当 饮食不当会导致脾虚,饮食不当也是导致脾虚的主要原因之一。比如引起过于油腻、生冷寒凉食物吃的多、过度饮酒等多种不健康的饮食...

  • 脾虚是中医术语,指的是脾的功能减弱导致的一系列症状。脾虚可以分为脾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和脾不统血等多种类型,主要由饮食不当、劳累过度或长期疾病导致。脾的主要功能是运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输布水液以及统摄血液。脾虚会导致营养吸收不良、水液代谢失常,容易产生湿气和痰湿,或者出现出血等症状。

  • 脾脏是中医名词术语,是指性质的徒手损伤引起的一系列脾脏生理功能障碍的病理现象和病症。一般来说,脾虚包括脾气虚、脾阳虚、中期凹陷、脾不通气等症状。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有脾虚症状会对身体健康产生问题。长期的脾虚大部分与饮食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经常吃生冷损伤气血的食物会造成脾脏损伤,人的消化...

  • 脾虚是指脾脏功能减弱或失调的病理状态,常见表现包括消化功能障碍、体力下降、面色无华等。详细解释 1. 消化功能障碍:脾虚患者常常出现食欲不佳、腹胀、腹泻或大便稀溏等症状。这是因为脾脏功能不足,导致食物消化不良,进而影响食欲和排便。2. 体力下降:脾虚可能导致患者感到乏力、疲倦,常常体力不支。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