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有哪些症状?应该如何治疗呢

脾胃气虚的症状:不思饮食、大便稀溏、倦怠乏力面色萎黄等。治疗:可以使用异功散、参苓白术散等中药进行治疗。1.脾胃气虚的症状:不想吃饭、大便稀溏、大便夹杂着不消化的食物、身体容易疲倦、无力、精神不佳、面色发黄、身体消瘦、气短懒言等。2.脾胃虚弱患者可以服用异功散、参苓白术散等中药。异功散由陈皮、人参、甘草、白术、茯苓组成,具有益气健脾、行气化滞的功效,适用于脾胃气虚兼有气滞证的患者,症见食欲不振、腹胀、大便稀、泄泻等。感冒发热患者慎用异功散。参苓白术散由人参、茯苓、白术、白扁豆、陈皮、山药、甘草、莲子、砂仁、薏苡仁、桔梗组成,具有补益脾胃之气的功效,适用于脾胃气虚的患者。但是体内有湿热的患者不宜使用。注意脾胃气虚患者服药期间要忌不消化食物,忌忧郁、恼怒、劳累过度;服药前需要有医生辨证,不要盲目使用。

2022-06-20
脾胃虚弱的主要症状有:食少、腹胀(腹痛)、嗳气、呃逆、便等消化系统表现,以及根据不同病因又有不同的全身表现。
1脾胃气虚:脾胃虚弱,腐熟食物的能力减弱:故食后腹胀不舒适、或者食欲减退、大便也会稀溏迁延反复;脾胃虚弱,不能将食物转化成人体需要的物质而营养全身,故全身症状主要表现为:全身乏力、肢体疲倦、面色蜡黄。
2脾胃虚寒:脾胃阳气虚弱主要体现在温煦功能的不足,故喜欢饮用热水以及喜欢用手按着胃脘(腹)部,偶尔会泛吐清水,甚者呕吐出不消化的食物;全身主要表现为,手脚冰凉,面色发白。
脾胃气虚若不稍加治疗,严重者会进一步转变成脾胃阳气虚弱,这其中有一层递进的层次,症状表现也会复杂。气能行津,如阳气虚弱导致不能运行机体内的水液,则会凝固,形成“痰饮",是一种有形的邪气,如若发生此变证,可以表现为胃中辘辘有声,在痰饮阻滞脾胃气机的正常升降时,更会出现头眩,恶心呕吐等表现。
1.红枣小米粥:取红枣10个,小米30克,先将小米清洗后上锅用小火炒成略黄,然后加入水及红枣用大火烧开后小火熬成粥食用。适用于消化不良伴有厌食的脾虚。
2.莲子山药粥:取莲子30克,山药80克,粳米50克。将莲子去皮及心,加山药、粳米及水煮粥食用。适用于消瘦、食欲不振的脾胃虚弱。
3.沙参麦冬扁豆粥:取沙参10克,麦冬10克,扁豆15克,粳米50克。先将沙参、麦冬加水煮20分钟取汁,将汁加梗米、扁豆煮成粥食用。适用于手足心热、便干的脾阴虚。2021-12-03
mcxzy 阅读 14 次 更新于 2025-04-12 17:34:4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脾胃虚弱需要通过饮食调理、保持好愉悦心情、药物治疗等,脾胃虚弱的症状可能会引起身体乏力的表现,具体需要相关检测针对性治疗。1、饮食调理:因为虚弱需要日常生活中选择饮食上进行调理,多吃些蛋白质的食物,少吃生冷以及辛辣刺激食品。2、保持好愉悦心情:或者需要保持好愉悦心情,避免情绪过度紧张,也可以...

  • 2. 脾气虚的表现可能包括消瘦、睡眠时流口水、目露白睛和大便不成形。治疗方法包括食用“人参养荣丸”和“人参健脾丸”,以及“生脉饮”。3. 脾胃虚寒是指脾的阳气虚弱,阴气过剩。症状包括手脚冰凉、容易怕冷。治疗方法包括少吃寒性食物,避免空腹吃冷饮,以及多喝热粥或米汤来保养脾胃。4. 脾不统血...

  • 如果脾胃虚日久多会出现气短、心慌、周身乏力、少气懒言的症状,所以对于脾胃虚的治疗,建议给予健脾、益气治疗,可选用参苓白术散内服,煎服可选党参、太子参、陈皮、薏苡仁、白术等,日常应当多食用健脾、益气类的山药、大枣等。

  • 症状表现:1. 早起不适:早上起床后,若感到胸闷气短、头晕脑胀,这可能表明脾胃虚弱。中医认为,脾气虚弱会影响肺气,导致气短现象。2. 舌苔变化:健康的舌头表面应为淡红色,润泽。若舌面出现明显的齿痕,舌苔白厚、粗糙、发黄发腻,均可能提示脾胃虚弱或湿热内蕴。3. 湿气较重:湿气重的人短期内体...

  • 脾胃气虚的症状:不思饮食、大便稀溏、倦怠乏力面色萎黄等。治疗:可以使用异功散、参苓白术散等中药进行治疗。1.脾胃气虚的症状:不想吃饭、大便稀溏、大便夹杂着不消化的食物、身体容易疲倦、无力、精神不佳、面色发黄、身体消瘦、气短懒言等。2.脾胃虚弱患者可以服用异功散、参苓白术散等中药。异功散...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