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气血聚集于肘膝关节的五个穴位

郗穴是脏腑经脉气血汇聚于肘膝关节附近的腧穴。十二脏腑各有一个郗穴加上奇经八脉中阴、阳维脉,阴、阳跷脉,一共16个郗穴。临床上郗穴一般治疗急症。某脏腑有病变时,按压脏腑郗穴起到诊断和治疗的作用。可以本节给大家分享下五脏经气深聚于肘膝关节的五个郗穴。

1、肝之郗穴-中都穴

【定位】:在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七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胫骨后缘处。

【穴位名解释】:“中”与外相对指内部,“都"指都市,即中都穴是肝经水气在此云集之处。

【功效】:治疗崩漏、遗精、痛经、急性肝炎

2、心之郗穴-阴郗穴

【主治】:在前臂掌侧,腕横纹上0.5寸,当桡侧弯腕屈肌腱的尺侧缘。

【穴名解释】:阴,水也,郗,空郗,即心经气血由本穴回流到深部。

【功效】:心痛、心悸(心动过速)、吐血

3、脾之郗穴-地机穴

【定位】: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连线上,阴陵泉穴下三寸。

【穴名解释】:地,脾土也,机,机巧,巧妙也,本穴为脾土物质的主要运化之处。

【功效】:腹痛、腹泻、疝气等,本穴出现压痛提示有胰腺疾患。与胰腧、中脘互参可诊断急性胰腺炎。

4、肺之郗穴-孔最穴

【穴名解释】:孔,孔隙也,最,多也。本穴为肺经经气深聚之地。

【功效】:咳嗽、气喘、咳血、胸痛等肺脏急症。也是治疗腰背两旁疼痛的特效穴

5、肾之郗穴-水泉穴

【定位】:在内踝后下方,太溪穴直下1寸。跟骨结节的内侧凹陷处。

【穴名解释】:水,水液也,泉,水潭也,意指肾经水液在此聚集成水潭。

【功效】:肾绞痛、肾结石、血尿等急症。

五脏之气聚集于胸腹的五个穴位

藏于五脏之中的五种神识

奇经八脉之阳维脉和阴维脉

十二经脉气血流注顺序2—手阳明大肠经篇

五脏开窍于五官九窍

六腑之气汇聚于足三阳经的6个穴位-下合穴

人体自带“补气血”的5个穴位2022-06-15
mcxzy 阅读 194 次 更新于 2025-04-05 17:49:1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原穴,是脏腑原气聚集、留止在肘关膝关节附近的穴位。十二脏腑各有一个原穴,故名“十二原”。“脏腑有疾也,应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知其原,睹其应,知五脏之害矣”,脏腑病变时,就会反应到相应的原穴上。故原穴可以诊断和治疗脏腑疾病。本节给大家介绍五脏的原气所聚集留止的五个穴位。

  • 1、肝的合穴—曲泉穴 【定位】 :在膝内侧,屈膝,当膝关节横纹内侧端,股骨内侧端的后缘,半肌腱、半膜肌止端的前缘凹陷处。【主治】 :肝经病变,如月经不调、痛经、腹痛、目眩及下肢痿痹等证。【按摩】 :大拇指垂直按压,两侧曲泉穴同时点按5 八分钟,早晚各一次。2、心的合穴—少海穴 【...

  • 五俞穴,又称五输穴,指的是人体四肢远端,位于上肢肘部以下、下肢膝部以下的常用穴位。这些穴位分属于五脏和六腑。五脏的穴位各有五个,分别称为井、荥、俞、经、合,共计二十五个穴位。左右两侧共五十个。被称为“脏俞五十穴”。六腑的穴位各有六个,除了井、荥、俞、经、合五个穴位之外,还包括...

  • 五输(输同腧)穴是十二经分布于肘膝以下五个特点输穴,简称五输穴,就是井、荥、输、经、合五个穴,因五输穴各其有特定五行属性,所以又有人将之称为五行穴,它是古人用做气血运行盛衰的比喻,因此每个穴位也就是其不同的作用。关于五输穴的意义,《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说:“五脏五输,五五二十五输;六腑六输,...

  • 【扩展】 :荥穴,五输穴之一,五输穴是十二脏腑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特殊穴位;从指(趾)到肘膝依次排列为井、荥、输、经、合五个特定穴,简称五输穴。五输穴对十二脏腑有特殊治疗作用,有“一穴顶十穴”的特效。以后会为大家一一介绍。六腑的六个“入海口”—合穴 五脏气血的五个“入...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