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原气所聚集的五个穴位

原穴,是脏腑原气聚集、留止在肘关膝关节附近的穴位。十二脏腑各有一个原穴,故名“十二原”。“脏腑有疾也,应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知其原,睹其应,知五脏之害矣”,脏腑病变时,就会反应到相应的原穴上。故原穴可以诊断和治疗脏腑疾病。
本节给大家介绍五脏的原气所聚集留止的五个穴位。
1、肺的原穴-太渊穴
【定位】: 在腕前区,桡骨茎突与手舟状骨之间,拇长展肌腱尺侧凹陷中。
【主治】: 肺部疾病,如咳嗽、咳痰、咳血、吼痹等肺系病证。
【扩展】: 太渊穴为八会穴之“脉会太渊”,故可以治疗无脉症。
2、心的原穴-神门穴
【定位】: 在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
【主治】: 心疾,如心痛、心烦、心悸等心病,及不寐、健忘、痴呆、癫狂等神志病。
3、脾的原穴-太白穴
【定位】: 在足内侧,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
【主治】: 主治腹痛、腹胀、肠鸣、腹泻、消化不良等胃肠道疾病。
4、肝的原穴-太冲穴
【定位】: 在足背,第1、2跖骨间,跖骨底结合部前方凹陷中,或触及动脉搏动处。
【主治】: 治疗肝脏疾病,如黄疸、胁痛、腹胀、呕逆等。还可治疗中风、眩晕、小儿惊风、目赤肿痛、咽喉肿痛、耳聋等。
5、肾的原穴-太溪穴
【定位】: 在踝区,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
【主治】: 治疗肾虚疾病,如腰背疼痛、失眠健忘、阳痿、早泄、健忘等;还可治疗咽喉肿痛、牙齿痛、耳聋等五官疾病。
【扩展】 :原穴有调治其脏腑经络虚实各证的功能,针刺原穴能使脏腑原气通畅,从而发挥其维护正气、抗御病邪的作用。
六腑与十五络脉相交的6个络穴
五脏喜欢吃的“五类食物”
十二脏腑与奇经八脉相通的八个穴位
治疗失眠的4个常用特效穴位
2022-06-30
mcxzy 阅读 143 次 更新于 2025-04-06 06:18:3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心包原穴—大陵穴 【定位】:在人体腕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主治】:胸痛、心悸、癫痫等。【十二原穴表】:看图 【十二原穴歌诀】:看图 五脏原气所聚集的五个穴位 六腑与十五络脉相交的6个络穴 五脏在肘膝关节附近的五个“络穴”五脏喜欢吃的“五类食物”

  • 郗穴是脏腑经脉气血汇聚于肘膝关节附近的腧穴。十二脏腑各有一个郗穴加上奇经八脉中阴、阳维脉,阴、阳跷脉,一共16个郗穴。临床上郗穴一般治疗急症。某脏腑有病变时,按压脏腑郗穴起到诊断和治疗的作用。可以本节给大家分享下五脏经气深聚于肘膝关节的五个郗穴。1、肝之郗穴-中都穴 【定位】:在小...

  • 心包的合穴-曲泽穴 【定位】 :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端 【主治】 :心包经病变,如心悸、心痛、热病烦躁。【按摩】 :手拇指垂直点按3 5分钟,每天2次。六腑原气所聚集的六个穴位 六腑的六个“入海口”—合穴 五脏原气所聚集的五个穴位 ...

  • 井穴象征源头,位于指甲旁,是脏腑精气的发源地;荥穴如小溪,分布在手指根部;输穴如同江河,汇聚于手背或腕横纹上;经穴则是江河奔腾的象征,集中在手腕和脚腕;合穴则如江河入海,位于肘窝或足踝处。每经络各有五个穴位,是治疗五脏六腑疾病的要地。原穴:脏腑元气的守护者

  • 心气虚则心悸气短、自汗、神疲体倦、胸闷、面色淡白。神门穴在心经上,具有镇静安神、补心气的功效,能够改善心气虚的症状。肝气虚则情志抑郁、两目干涩、视物模糊、焦虑。太冲穴在肝经上,能疏肝解郁、调理情志,缓解肝气虚的不适。综上所述,五脏气虚的治疗需对症下药,通过特定的穴位刺激来调养脏器...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