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脏腑的特殊穴-五输穴

五输穴是十二脏腑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特效穴,中医以水流比作脉气的强弱,从指尖到 肘膝关节依次排列为井穴、荥穴、输穴、经穴、合穴五个特定穴,简称“五输穴”,每条经脉各有一个五输穴,十二条经脉,共计“60个穴位”。五输穴对十二脏腑有特殊的治疗作用,有“一穴顶十穴”之效。
前几节给大家分享了十二脏腑的荥穴、合穴的具体穴位及治疗作用,后期再一一介绍其他的穴位。本节先给大家总述下五输穴的治疗作用:
1、井穴-所出为井
【定义】 :所出为井,即经气所出,如同泉水的源头,故名。“井”如地下出泉,形容脉气浅小。穴位在指趾的末端。
【主治】 :井穴为气血的源头,“井主心下满”,意指十二脏腑的井穴能治疗心下胀满病症。井穴有开窍醒神的作用,临床多用于急症。
2、荥穴-所溜为荥
【定义】 :所溜为荥,即经气流过之处,如刚出的泉水微流,故名。荥穴脉气稍大,穴位再指(趾)掌(跖)附近。
【主治】 :“荥主身热”,即荥穴可以治疗脏腑热病。
3、输穴-所注为输
【定义】 :所注为输,即经气所灌注之处,如同水流由浅入深,故名。输穴脉气盛大,穴位多在腕(踝)关节附近。
【主治】 :“输主体重节痛”,即输穴可以治疗身体重着不利、疼痛。
4、经穴-所行为经
【定义】 :所行为经,即经气在此变大,畅通无阻,故名。经穴脉气洪大,穴位在臂(胫)部。
【主治】 :“经主咳喘寒热”,即经穴可以治疗身体喘咳寒热等证。
5、合穴-所入为合
【定义】 :所入为合,即经气在此充盛,由此汇入脏腑,犹如水入大海,故名。合穴脉气最为洪大,穴位在肘膝关节附近。
【主治】 :“合主逆气而泄”、“合治内府”,即合穴多用于治疗脏腑病症。
【十二脏腑五输穴歌诀】 :看图,具体穴位及主治会分期详述。
五脏分布在指趾关节附近的五个“荥穴”
六腑分布在指趾关节附近的六个“荥穴”
六腑的六个“入海口”—合穴
五脏气血的五个“入海口”
预防老年痴呆常按摩的四个穴位
五脏原气所聚集的五个穴位
2022-08-14
mcxzy 阅读 111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2:09:4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五输穴是十二经脉在肘膝以下分布的五个特定穴位,包括井、荥、输、经、合,每个穴位有其特定的五行属性,故又称为五行穴。五输穴在《灵枢·九针十二原篇》中有所描述,五脏(肝、心、脾、肺、肾)各有五个输穴,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各有六个输穴。五输穴的治疗原则在《灵枢...

  • 五输穴是人体经络学中的重要概念,特别是在十二经脉的研究中占有特殊地位。十二经脉是中医理论中的核心内容,每个经脉都包含五个特定的穴位,分别被称为井穴、荥穴、输穴、经穴和合穴。这些穴位的命名不仅体现了中医对经络运行规律的理解,也揭示了人体生理和病理变化的规律。井穴位于十二经脉的起始点,其功...

  • 十二经脉的五输穴按照井、荥、输、经、合的顺序排列,如手太阴肺经的五个穴位依次为少商、鱼际、太渊、经渠、尺泽,以此类推。《难经》深入探讨了五输穴的功能与特性,井穴主要治疗心下满,荥穴则用于泻火和治疗发热,俞穴用于治疗体重和关节疼痛,经穴用于治疗喘咳和寒热,合穴则用于治疗逆气和下泄症...

  • 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比喻水流汇入湖海,代表经气深入,进而与脏腑结合的阶段。五输穴与五行相互关联,《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提到,阴经井穴属木,阳经井穴属金,其他各经脉五输穴的五行属性遵循五行相生顺序。阴井乙木与阳井庚金的配合,是子午流注针法按时取穴及合日互用开穴规律的理论基础。在临...

  • 五输穴是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穴,分布次序是根据标本根结的理论,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排列的。古代医家把经气在经脉中的运行情况比作为自然界的水流,来说明经气的出入和经过部位的深浅以及不同作用。如经气所出,为水的源头,称为”井“;经气所溜,象刚出的泉水细...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