腧穴的定义是什么,腧穴有哪些作用

诊断疾病大夫可以通过腧穴反映病症,并且协助诊断。

预防疾病通过针灸、艾灸、拔罐等方法对腧穴的刺激可以疏通经络、调整气血,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近治作用所有腧穴主治作用都有相同的特点。所有腧穴都能治疗所在穴位以及邻近部位、器官等疾病。

远治作用十四经腧穴主治作用的基本规律就是远治作用。在十四经穴中,尤其是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不仅能治疗局部病症,还可治疗本经及远隔部位的疾病。

整体治疗作用针灸或按摩某些穴位,可对某方面病症起到整体性的调治作用,进而治疗全身疾病。

特殊作用指某些腧穴所具有的双重性良性调整作用和相对特异性而言。

养生保健作用穴位可以调整肺腑、气血、经络,让人产生自我修复。不用吃药,甚至不用花钱就能让人恢复健康。2022-10-11
mcxzy 阅读 46 次 更新于 2025-04-12 10:43:5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腧穴,即穴位的统称,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区域。这些穴位不仅是疾病反应的敏感点,也是针灸和推拿治疗的重要施术位置。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调节人体机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每个腧穴都有其独特的治疗作用,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首先,近治作用指的是所有腧穴都能治疗其所处部位及邻近...

  • 一、五腧穴的基本概念 五腧穴,即井、荥、输、经、合五类穴位,它们如同自然界的五行——木、火、土、金、水,融合了阴阳经脉的特性。每个类别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应用范围,对于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二、阴经的五腧穴 手太阴肺经:少商、鱼际等穴道在急救时能快速应对脏腑病症。手厥阴心包经:中...

  •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针灸治疗疾病的刺激点。在中医理论中,人体有经络系统,经络内含气,气血流动于全身,维持着生命活动。而腧穴是经络上的特定点位,是气流通过的通道,是气血汇聚、输注于体表的部位。腧穴的命名与经络系统有关,如“足三里”、“关元”等,分别对应着足部和腹部...

  • 因此,临床上常用指压背俞穴、募穴、郄穴、原穴的方法,察其腧穴的压痛、过敏、肿胀、硬结、凉、热,以及局部肌肉的隆起,凹陷坚实虚软程度,皮肤的色泽、瘀点、丘疹、脱屑等来协助诊断。近来,在利用腧穴协助诊断方面又有新的发展,如耳廓中耳穴的测定,对原穴用导电量的测定,对十二井穴用知热感度...

  • 腧穴大致分为三类:经穴、奇穴和阿是穴。经穴归属于十二经脉与任、督二脉,是“十四经穴”的简称,与经脉关系密切,不仅能治疗本经病证,还能反映所属脏腑的病症。奇穴则没有归属于十四经,但因其具有奇特疗效,故称为“奇穴”。这类穴位通常具有单一且明确的主治范围,如百劳穴专治瘰疬,四缝穴专治小儿...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