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时的顺序,时间及禁忌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艾灸这种中医疗法来为自己及家人进行治疗与保健,而艾灸时是按怎样的顺序来灸呢?

    对于日常艾灸与急症艾灸,施灸时的顺序会有所不同,日常艾灸时我们一定要遵从:

    这是我们的祖先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孙思邈 《千金要方》说:“凡灸当先阳后阴,言“从头向左而渐下,次后从头向右而渐下”。中医将背部、上身归之于阳,腹部、下身归之于阴。在阴阳学说中,头为阳、足为阴;左为阳、右为阴。

    对于急症的施灸,应辩证对待,先急后缓,先灸急症,痛症之阿是穴,次灸其他穴位。

    上午大自然和人体的阳气都开始升发,借助这个时间艾灸可以事半功倍,特别是针对阳虚、气虚体质的人,如怕冷,手足不温,免疫力低、大便不成形等,上午时段艾灸效果会更好。

    根据不同脏腑的艾灸调理,艾灸时间也不一样,如调理脾胃功能,可以在早上9-11点灸,养肾在下午5-7点灸,失眠症在临睡前施灸比较好。

    对于一些急症,比如感冒,胃痛,肠炎,痢疾等突发急症则随时可灸;现代人工作繁忙,白天没有时间艾灸晚上也是可以灸的,但施灸时间不可太长,尽可能不要超过晚上9点。

  1、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不宜艾灸。

  2、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3、艾灸前后喝一杯温水;艾灸后不可吃生冷食物(包括凉水,凉菜,水果);不可洗冷水,3小时后方可洗澡。

   4、艾灸后注意防风保暖,不可将灸后的穴位体表裸露在外,避免受到风寒等外

      5、注意灸量不要太大,穴位也不可一次选太多,不要想一次治疗所有问题,要循序渐进。

    6、特别提醒:艾灸时有的人会出现晕灸,这种情况不多见,但是一旦晕灸则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甚至发生晕倒。出现晕灸后,要立即停灸,并躺下静卧,再加灸足三里,温和灸10分钟左右。2022-06-06
mcxzy 阅读 157 次 更新于 2025-04-19 06:05:2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艾灸最好上午进行,最晚不超过9点,以免伤阴伤神。阳气早上生发,中午最盛,晚上潜藏。晚上艾灸,就是在阳气潜藏时,又重新开始唤醒阳气。夜晚是阴气愈来愈盛之时,长时间晚上艾灸,不仅是在不恰当的时候升发阳气,同时还会伤阴。晚上9~11点为“亥时”,也称“人定”。“人定”即“人静”的意思,提醒...

  • 艾灸后身心放松,疲劳感消除,肌肉放松,减轻疼痛。艾灸的禁忌 1、在艾灸的时候,或艾灸的整个疗程,忌喝冷水,吃凉饭。2、在特殊时期不能艾灸,艾灸最好是不要在患者身体处于兴奋状态当中进行,像酒醉、大汗淋漓等情况的时候都是最好不要艾灸。3、艾灸后不能用冷水,艾灸后至少2个小时才能碰冷水。艾...

  • 艾灸的顺序 艾灸的操作一般是先阳后阴,也就是先灸上部,再灸下部;先灸背、腰部,再灸腹部;先灸头部,再灸四肢部。艾灸的时间 艾灸一般以上午操作较好,上午人体阳气在外,艾灸可鼓舞阳气使人体正气更盛。同时空腹、过饥、过饱、过度疲劳都不易施灸。艾灸的灸量 儿童青少年艾灸的时间要短;体质弱...

  • 艾灸的先后顺序:先上后下:通常从上身的穴位开始,逐渐向下身移动。先灸阳部后灸阴部:按照中医理论,先灸阳经穴位,后灸阴经穴位。艾灸补泻方法:吹火为泻,不吹火为补:通过控制艾灸时的火力大小来调节补泻效果。艾灸禁忌:实热证不宜灸:对于体内有实热症状的患者,应避免艾灸。孕妇腹部不宜灸:...

  •     根据不同脏腑的艾灸调理,艾灸时间也不一样,如调理脾胃功能,可以在早上9-11点灸,养肾在下午5-7点灸,失眠症在临睡前施灸比较好。    对于一些急症,比如感冒,胃痛,肠炎,痢疾等突发急症则随时可灸;现代人工作繁忙,白天没有时间艾灸晚上也是可以灸的,但施灸时间...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