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湿热吃什么中成药啊

去找个中医看看2010-12-09
你好,口服藿香正气丸(胶囊,液).必要时中医辨证治疗.

相对来说建议你药疗不如食疗:

这些食物都是达到健脾的作用:

马铃薯(洋芋,土豆,山药蛋) 味甘,性平.作用:补气,健脾.宜于脾虚体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发芽的马铃薯芽与皮有毒,忌食.

红薯(甘薯,地瓜,番薯)味甘,性平,归脾胃经.作用:补脾胃,益气力,宽肠胃.宜于脾胃虚弱,形瘦乏力,纳少泄泻.多食易引起反酸烧心,胃肠道胀气.

香菇 味甘,性平.作用:益胃气,托痘疹.宜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属于发物,麻疹和皮肤病,过敏性疾病忌食.

山药 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作用:补气健脾,养阴益肺,补肾固精.宜于脾气虚弱,食少便溏,慢性泄泻.湿盛和气滞胀满者忌食.

栗子 味甘,性温,归脾,胃,肾经.作用:补脾健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宜于脾虚食少,反胃,泻泄.气滞腹胀者忌食.

红枣(大枣) 味甘,性温,归脾,胃经.作用:补益脾胃,养血安神.宜于脾胃虚弱,食少便稀,疲乏无力.气滞,湿热和便秘者忌食.

鸡肉 味甘,性温,归脾,胃经.作用:补中益气,补精添髓.宜于脾胃虚弱,疲乏,纳食不香,慢性泄泻.实证,热证,疮疡和痘疹后忌食.

兔肉 味甘,性凉.作用:补中益气,凉血解毒.宜于脾虚食少,血热便血,胃热呕吐反胃,肠燥便秘.虚寒,泄泻者忌食.

可选用大柴胡汤.

防止湿热的产生,应做到1不吃肥甘油腻辛辣食品;2 平时可多吃一些利湿的食品,如红小豆,冬瓜皮,苡米,山药,荷叶,绿豆,西瓜,,及茯苓熬粥等.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2010-11-28
需要根据体质、症来确定。2010-11-25
香连化滞丸2010-11-25
强力祛湿茶.每次2小包,一天两三次试试.
只要便便成条不粘就是最好.2010-11-25
建议购买
广州明珠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 湿热片;
厦门中药有限公司生产的 香连丸;
成都九芝堂金鼎药业有限公司的 加味香连丸;2010-11-25
脾胃湿热判断症,饮水较少,偶然或有腹泻,进食较少。
可以吃香砂养胃丸(香砂平胃丸)。燥湿健脾。
平时可以煲点薏米粥,帮助去湿。
煲汤加入茯苓,白术,陈皮等可以健脾。2010-11-27
健脾化湿散2010-11-27
龟苓膏,藿香正气水。
用白术,茯苓,藿香,佩兰,薏苡仁,泡水代茶饮。
忌食山药,生冷油腻,注意保暖,多锻炼,保持生活规律。2010-11-28
胃经开时服北京同仁堂牛黄清胃丸,脾经开时服藿香正气水。2010-12-06
吃点平胃散,调理一下就健康了。2010-12-10
香连化滞丸,香砂养胃丸。都可以。2010-12-15
mcxzy 阅读 10 次 更新于 2025-04-07 13:48:2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脾胃湿热首选三种中成药 1、连朴饮 连朴饮能有效改善脾胃湿热,并有助于排除体内湿气。通常服用三至五天即可见效。其主要成分为香豆豉和菖蒲等,这些成分不仅能有效缓解湿热症状,还能清热解毒。对于症状较重者,服用约十天后可显著改善。2、甘露消毒丹 甘露消毒丹由飞滑石、淡黄芩、川贝母及藿香、连翘...

  • 脾胃湿热可以服用的中成药主要包括一些具有化湿理气、清热功效的药物。以下是一些推荐的中成药:甘露消毒丹:功效:此方具有芳香化湿、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症状:适用于脾胃湿热所致的发热、肢体酸重、胸闷腹胀、尿赤黄疸等症状。连朴饮:功效:此方具有清热燥湿、理气和中的功效。适用症状:适用于湿热蕴结脾...

  • 脾胃湿热,中医称为中焦湿热,常见症状包括脘腹胀满、痞闷不舒、恶心纳呆等。治疗上,黄柏颗粒冲剂10g/日,是常用的中成药之一,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对于脾胃虚寒证,主要表现为腹胀纳少、腹满时减、腹痛喜温喜按、口泛清水等症状,可使用参苓白术散、人参健脾丸等药物,以温中散寒、健脾和胃。脾胃气虚者...

  • 每次一袋,每天2-3次。三仁汤 由杏核仁、地文等多种药材组成。主要用于祛湿降热,调养脾胃功能,对脾胃湿热引起的头疼、面色发黄、虚弱无力有良好效果。需将药材加水煎煮后服用,每日三次。以上五款中成药是常用的调理脾胃湿热的药物。然而,在出现相关症状时,务必先确认是否为脾胃湿热,再行服药。

  • 根据您提供的有限信息,如果平时有心情不舒的情况,可能属于肝胃不和所致。但从您描述的症状来看,尚不足以支持脾胃湿热的诊断。若根据中医理论辨为肝胃不和,可内服疏肝理气的中药或中成药,如柴胡疏肝散。若辨为脾胃湿热,则可考虑内服茵陈汤加减。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用药应由专业中医师根据您的实际...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