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能缓解醉酒的中草药

喝醉酒之后,如何缓解头痛、头晕、反胃、发热这些醉酒的症状呢,下列中药具有良好的效果,下面我们就来和您一起来具体的看看吧~

缓解醉酒的中药
乌梅:性味酸、平,入肝、脾、肺、大肠经,具有敛肺生津等功效,可用于治疗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虚热消渴等症。因其味酸能生津止渴,故可解醉酒烦渴。取乌梅30g水煎服,可解醉酒后烦渴。

白茅根:又名茅草根,其性味甘、寒,入肺、胃、膀胱经,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之功效。取白茅根15~30g水煎服,可解酒毒。
桑葚:又名桑果,其性味甘、寒,入心、肝、肾经,具有滋阴补血、生津润肠功效。解酒时可取鲜桑葚150g捣汁饮用。
葛根花:性味甘平,善解酒毒,醒脾和胃解渴,主治饮酒过度头痛头昏、烦渴呕吐、胸膈饱胀等症。《脾胃论》有葛花解酲(酲:醉后神志不清)汤,《滇南本草》有葛花清热丸等,均疗醉酒。此外,葛根、葛谷(葛的种子)也有醒酒作用。葛根花10g水煎服,
可解酒。

草果:辛温,入脾胃经,具有燥湿散寒、除痰截疟之功,因气芳香,还有辟浊之性。另外,还能消宿食,解酒毒。草果10g煎汤饮服,能解酒。
高良姜:性味辛、热,入脾胃经,有散寒止痛、温中止呕、消食醒酒之功。高良姜10~15g水煎服,可治饮酒太过,身寒呕逆。
菊花:属发散风热类解表药,
性微寒,味辛甘苦,能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菊花10~15g水煎服,可治饮酒过度引起的头痛、头昏等症。
竹茹:甘、微寒,有清热化痰、除烦止呕之功,对胃热或痰热所致的呕吐效果好。竹茹10~15g水煎饮服,可治饮酒后头痛、呕吐等症。
白扁豆:属补益脾气药,性味甘温,能健脾、化湿、消暑,兼杀酒毒,亦解河豚毒。白扁豆10~12g水煎饮服,可解酒。
苦参:性味苦寒,具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之功,另有止渴醒酒之效。苦参10~15g煎汤饮服,有益醒酒。
肉豆蔻:性味辛温,属温中止涩药,有温中行气、固肠止泻、消食之功。而且可以消宿食,解酒毒,治霍乱。取肉豆蔻10~12g煎水饮服,可治醉酒后脘腹饱胀、呕吐等症。
2022-09-24
mcxzy 阅读 16 次 更新于 2025-04-19 16:07:0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乌梅:味酸、平,入肝、脾、肺、大肠经,用于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虚热消渴等症,解醉酒烦渴。白茅根:性甘、寒,入肺、胃、膀胱经,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之功效,解酒毒。桑葚:性甘、寒,入心、肝、肾经,滋阴补血、生津润肠,解酒时可取鲜桑葚150g捣汁饮用。葛根花:性甘平,善解酒毒,醒脾...

  • 缓解醉酒的中药 乌梅:性味酸、平,入肝、脾、肺、大肠经,具有敛肺生津等功效,可用于治疗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虚热消渴等症。因其味酸能生津止渴,故可解醉酒烦渴。取乌梅30g水煎服,可解醉酒后烦渴。白茅根:又名茅草根,其性味甘、寒,入肺、胃、膀胱经,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之功效。取白茅...

  • 饮酒后常出现神志不清、头痛、恶心、呕吐等不适感。葛根枳椇子能有效缓解这些症状,延缓醉酒时间,降低身体不适程度。无论是社交场合还是日常生活中,适量服用葛根枳椇子都能为您带来不小的帮助。综上所述,葛根枳椇子在保护肝脏、解酒醒酒及缓解酒后不适方面展现出显著功效。对于经常饮酒或有化学性肝损伤...

  • 红桃k花,这一自然馈赠,不仅拥有美丽的外表,更蕴含着丰富的健康益处。其根与种子在传统医学中占据一席之地,能有效缓解肺虚咳嗽与高血压,为醉酒后的不适带来温柔的舒缓。不仅如此,红桃k花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爱美人士瘦身路上的良伴。泡茶饮用,它悄然间助力减少脂肪堆积,让身体线条更加优美。在...

  • 在日常生活中,饮酒应酬难免。有些人饮酒后会出现酒精不耐受症状,如头疼、呕吐、恶心等,不仅对身体有害,也让患者深感不适。因此,掌握一些缓解酒后不适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五个快速缓解酒后恶心的有效方法。1. 芹菜汁 芹菜汁可缓解酒后恶心、头痛、面色潮红等症状。选择新鲜芹菜,洗净后切段...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