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考点:气血津液病证

中医执业医师考点:气血津液病证
  气血津液是脏腑正常生理活动的产物,受脏腑支配,同时它们又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一旦气血津液发生病变,它不仅会影响脏腑的功能,亦会影响人体的生命活动。反之,脏腑发生病变,必然也会影响气血津液的变化。气血津液辨证可分为气病辨证、血病辨证和津液病辨证。
  《丹溪心法》提出“六郁”之说(越鞠丸)
  郁证痰气郁结证和心神失养证的病机治法和主方
  梅核气脏躁的临床表现
  血证的治疗原则:治火治气治血
  血证的主要证侯:热盛迫血证阴虚火旺证气虚不摄证血证各证型的主方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提出治吐血“三要法”(行血补肝降气)
  《景岳全书》将引起出血的病机概括为“火盛”和“气虚”两个方面
  《血证论》提出止血、消瘀、宁血、补血的治血四法
  《金匮》四饮的诊断依据
  痰饮的病位:在三焦、肺、脾、肾,其中脾运失司首当其冲
  痰饮的基本病机:三焦失通失宣,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蒸化,阳虚水液不运,水饮停积为患治疗原则:温阳化饮(“用温药和之”)
  寒饮伏肺证的的治法和主方
  消渴的病位:在肺胃肾,尤以肾为关键基本病机:阴虚燥热
  消渴的本证(三多一少)与并发症(肺痨、白内障、雀目、耳聋、疮疖痈疽、中风偏瘫、水肿)治疗原则:清热润燥养阴生津
  消渴证治的.证型和主方
  自汗盗汗的辨证要点:辨阴阳虚实虚证:自汗气虚不固;盗汗阴虚内热实证:肝火、湿热等邪热郁蒸
  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的鉴别
  气虚发热证阳虚发热证的治法和主方
  厥证的病位基本病机:气机逆乱、升降乖戾,阴阳不相顺接
  厥证、中风、痫证、眩晕的鉴别
  虚劳辨证要点以气血阴阳为纲,五脏虚候为目
  肥胖的基本病机:阳气虚衰痰湿偏盛治疗原则:补虚泄实
  脑癌、肺癌、大肠癌、肾膀胱癌的病理性质:本虚——标实——
;2022-06-06
mcxzy 阅读 15 次 更新于 2025-04-06 08:38:3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水液代谢的异常或津液耗损的病症统称为津液病,主要包括津液不足和水液停聚两方面的表现。津液不足,又称津伤证,主要症状包括唇舌干燥、皮肤缺乏光泽、肌肉消瘦、口渴、便秘、尿量减少,舌红少津、苔薄黄,脉细数。这种情况通常由过度出汗、出血、呕吐、腹泻或燥热等因素导致津液大量消耗所致。水液停聚...

  • 血病的常见证候,可概括为血虚证、血瘀证和血热证。 指机体内血液亏虚所引起的症状。症状:面色萎黄或苍白、唇色淡白、神倦乏力、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麻木、妇女经量少、衍期甚或闭经,舌质淡、脉细无力。病因病机:久病耗伤、或病失血(吐、衄、便、溺血、崩漏等),或后天脾胃虚弱,生化不足...

  • 症状,心悸,自汗,神倦嗜卧,形寒肢冷,心胸憋闷疼痛,面色苍白,舌质淡或紫暗,!!治疗以温通阳气,活血止痛为主!!2,脾阳虚证 症状,面色蒌黄,食少,形寒,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大便溏泻,肠鸣腹痛,受寒或饮食不慎而加剧,舌质淡,苔白!!治疗以益气健脾,温中祛寒为主!!3,肾阳虚...

  • 气病的常见证候,可以概括为气虚证、气陷证、气滞证和气逆证。 是指体内营养物质受损或脏腑功能活动衰退所出现的证候。症状: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疲倦乏力、自汗、活动时诸症加剧、舌淡、脉虚无力。病因病机:多由久病、饮食失调、或年老体弱等因素引起。 是气虚病变的一种,以气虚无力升举为主的证...

  • 水停气阻:此指水液停贮,导致气机阻滞的病理状态。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依赖于脏腑的气化及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故亦可称之为气帅津行。而津液的气化失常,水液停贮为患,则亦将使脏腑的生理功能发生障碍,使升降出入运动阻滞,形成水停则气机郁阻之病机病证。气随液脱:主要指由于津液大量丢失...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